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襄阳:“外甥不认舅”的出处

----楚文王置亲情于不顾,不惜以下犯上,开历史之恶劣先例,以至于后世君主竞相效仿,并愈演愈烈,导致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惨绝人寰的战争史。不过,这也证明了弱肉强食亘古不变的真理。

“外甥不认舅”与成语“假道伐申”同源,说的是公元前678年楚灭邓的这一史实。

邓国历史悠久,其始祖曼为商朝祖丁的第五子,由于商采用“兄终弟及”的方式继承王位,祖丁的长子阳甲世后,盘庚、小辛、和小乙,都先后继承了天下,及至小乙在位28年而终时,曼的年龄实在已经不小了,便没有传位于弟,而由其子武丁继位。为了安抚,继位后的武丁便把叔叔曼封在汉水流域,邓国的历史由此开始,曼被后世称为“一世曼公”。传至六世昆公审时度势,毅然弃商成为周朝南方较为重要的异姓侯国。强盛时疆域北起南阳盆地南部,东连今湖北枣阳,南接汉水,西连今湖北宜城。再传到十九世宣(字吾离)时,由于吾离内修政理,外结邻好,使邓国空前繁荣和强盛,吾离被称为中兴之君,以至于死后被天下邓姓人尊为始祖。约前740~711年,邓与楚国交好,楚武王熊通娶邓侯女邓曼为妻。据《左传·桓公七年》记载:公元前705年,邓候偕同谷国(今湖北谷城)国王伯赢绥一起访问鲁国,学周礼,第二年,又参加了楚武王熊通在沈鹿(今湖北钟祥东)召集的沈鹿会盟,邓国一时成为汉水流域的强国。

公元前703年,今鄂西一带的巴国想和邓国结交,因邓国是楚国的附庸国,所以事先派特使韩服去楚国请示,楚武王同意巴国的意见,并派大夫道逆带领巴国使者访问邓国,但道逆走到邓国南疆的鄾国时,却意外遭到鄾(you)人的袭击,道逆等被杀。因鄾是邓的附庸国,邓遇上这样的事自然推脱不了干系,楚国于是派薳(wei)章前往交涉,邓国却不予接受。楚武王派门廉率巴楚联军决定攻打鄾,邓大夫养甥、聃生率军救援,爆发了楚巴与邓之战,邓军三次进功均未能解围,邓军求胜心切,即向楚军猛攻,楚军佯败诱敌,并与巴联军采用“后退包围”的战术,使邓军腹背受敌,邓大败。鄾军见邓军战败,乘夜溃走。这是有文字记载以来发生在襄樊最早的一次战争。虽说邓国由此与楚国结下了“梁子”,但因楚武王夫人邓曼的关系,楚武王隐而不发,对邓国始终如一采取怀柔政策。

公元前690年楚武王伐随(今随州)病死途中,楚文王即位。楚文王继位伊始便快速行动起来,要实现其父的“欲观中国之政”的宏愿,必将申、吕两国纳入囊中,而伐申、吕必须过邓。对于楚国来说,邓国始终是一道障碍。因当时楚邓为姻亲之国,当政的邓君祁侯还是文王的舅父,文王即使有伐邓之意,也无伐邓之口实,而假道征伐却是符合当时诸侯国惯例的。于是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假道邓国攻打申国(今河南南阳市北),邓祈侯(邓曼之弟,楚文王之舅)设宴款待,邓国的权臣三甥即骓甥、聃甥、养甥鉴于楚国对外扩张的野心,劝谏邓祈侯不要借道,并趁机把楚文王杀了,以绝后患。但邓祈侯碍于亲情没有听从三甥的劝告,反而答应了文王借道的要求。不出三甥所料,楚文王灭申后接着攻邓,未能取胜而还。公元前678年再次攻邓,灭掉了邓国。可怜的邓国却以自己的命运为后世留下“假道伐申”这一千年训喻,被千百年耻笑,留下太多悲怆凄凉的意味。


(未完,全文共10715字,当前显示129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