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中国第一个书画艺术之乡--萧县

由文化部最早命名的“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萧县”是“龙城画派”的故乡和发源地。萧县为春秋时萧国,附庸于宋。《淮南子》有“宋画吴冶”之说,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记录了闻名天下的“宋画”(即萧国之画)和吴地无锡的冶炼之术,为这两地的结缘奠定了历史性的基础。“中国书画艺术之乡无锡展示中心”的设立,为演绎现代的萧县和无锡的人文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

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萧县有着悠久灿烂的人文历史,不仅是“帝王之乡”“文献之邦”,兵家必胜之地,而且受到天然“书画祖师”——水墨岩的启发,先后产生了春秋“宋画”和汉画像石刻,南朝萧县人刘宋皇家承续两晋、开启齐梁的书法传统。特别是明代兴起、清中后期与“扬州八怪”同时的“龙城(萧县之城)画派”崛起,到近当代传承有序。从王为翰、吴作樟到开启现代雕塑之风的大师王子云、刘开渠,旅居法国的首位华裔院士朱德群,中国水彩画第一人王肇民,中国画兰巨擘萧龙士等等,尤其是当今萧县内外(海内外)萧籍书画家以及操笔染翰者多达数万人,从公务员到教师、学生,从工厂到农村,从企业家到农民工;一个小小县城书画店铺近百家„„

龙藩凤翥灵秀地,翰墨青丹飘异香。地灵人杰的萧县与太湖美城——现代化的大都市无锡的不解之缘在这里展示,在这里加浓,在这里延续,在这里聚馨凝香——她给您带来的是大美的高雅享受。

第二篇: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太和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太和

北京有个太和殿,安徽有个太和县。199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安徽省太和县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这是太和文化艺术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经久不衰的太和书画热现象得到世人的关注和承认。太和书画发展的历程、特点、趋势以及和太和经济的关系,对太和社会发展的作用等,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总结的。

太和书画大众化、多元化、普及化、网络化,形成浓郁的地方特色文化,成为太和一大地方人文景观,其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太和书画发展的主要特点

1、书画组织健全,形成了县城、集镇、乡村三级书画网络

太和县城有县书画院、县书法协会、县美术家协会、县书画研究会、仁济书画院、民族书画社、司丰画院、老年书协、青年书协等,县辖31个乡镇,乡乡镇镇都成立了书画协会,东湖画院、经锄书院较有名气。国办的、集体办的、私人办的,合资办的等等,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各类书画协会、研讨机构并存,参与人数与日俱增,参与面扩大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未完,全文共16073字,当前显示99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