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两学一做”重在“知行合一”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指的是“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党章党规是党性教育的基础,是党员修身之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党员为政之要。因此,要做一名合格党员,必须修好党性教育的“心学”,读好马克思主义的“真经”。“知行合一”是明代圣贤王阳明所创“心学”的核心内容,是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具有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永恒魅力。“知行合一”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法对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着诸多裨益。

一、“两学一做”是时代赋予全体党员的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并把其作为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不仅包括治国和治事,更包括“治心”和文化软实力的培育。去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切入点。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先后6次强调心学的精髓———“知行合一”的重要性。“知行合一”是王阳明龙场悟道后第一次出山讲学的内容,指向的是明朝中期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水平下降的社会现状。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中国历史走向世界历史,古代中国走向近代中国的转折期,东西方文明相互碰撞,各种思潮尤为活跃,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人们生活愈来愈庸俗化,许多知识分子放弃了理想追求,成为贪图功名利禄之徒。王阳明通过“知行合一”要求人们自觉面对这样的现实,告诉人们人应该如何生活,怎样行动。并从人的改造、从治心入手思考政治和社会改革问题。历史是极其惊人的相似,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中国正经历着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各种矛盾问题相互交织、叠加,人们对物质欲望的追求无以复加,一部分党员干部信仰淡化,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宗旨意识丧失,造成了恶劣的影响。面对这样的历史时代,如何抛弃一己之私,修炼定力,把心思凝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上,自觉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中,已然成为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何破题。恐怕需要重拾思想建党这一我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帮助党员干部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王阳明深刻分析当时凉薄的世道后指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们把知与行分为两件事。许多人满口仁义道德,但行的却是不仁不义之事。他指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以谓知”,他举例言之,“就如某人知孝知悌,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也就是说,真知必须在行动中的。当前,我们社会之所以出现道德滑坡,诚信缺失,信仰淡漠等现象,原因不是我们的党员没有学习党章党规党纪,也不是我们党员不知道党章党规党纪。而是我们没有把党章党规党纪化为真知,入脑入心入行。因此,我们在开展“两学一做”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学和做结合起来,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坚决杜绝学归学,做归做,学用脱节的“两张皮”现象。

二、“两学一做”是每个党员一生的必修课


(未完,全文共10383字,当前显示123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