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细节里的中国科大精神

1、把红旗插上科学的高峰

1958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在即,郭沫若校长亲自动手撰写校歌《永恒的东风》,他将写好的校歌送给周恩来总理审阅,周总理改了两个字,把“为共产主义建设作先锋”中的“建设”改为“事业”。校歌经周总理审定后,郭老又请来中国音乐协会主席、抗大校歌作曲者吕骥同志谱曲。郭老说:“我们的校歌得到他的作曲,这就使得我们的学校能够有声有色地继承着抗大的传统。”9月19日,开学前一天,郭老请来吕骥同志教同学们唱校歌,气氛非常热烈。

常有人对科大校歌《永恒的东风》说三道四,有的干脆不屑地说,应该与时俱进,重写校歌。主要理由是,校歌歌词和旋律的时代烙印很深,现代人难于接受。道理好像很充分,可科大人很理智,甚至连改校歌的念头都不会有。原因很简单,任何一所大学的校歌都是时代的产物,都会与生俱来地打上时代的烙印,没什么好回避的。更何况,科大的校歌极其充分地阐释了科大人的核心价值观和办学理念,五十年来一以贯之,从来就没有改变,有什么理由要改变它呢。

“迎接着永恒的东风,把红旗高举起来,插上科学的高峰。科学的高峰要不断创造,高峰要高到无穷,红旗要红过九重……”说的是什么。创新报国,勇创一流。换句话说,就是通过科大人的努力,在科学前沿不断奋进,从而实现科学报国的理想。

“又红又专,理实交融,团结互助,活泼英勇……”说的又是什么。是科大人的方法论,就是不仅要有爱国心报国志,还要理论联系实际,在业务上出类拔萃。郭老当年为什么要请吕骥先生为校歌谱曲。这是很有深意的。因为吕骥先生是抗大校歌的作曲者,而科大的成立是新中国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国家战略需求的产物,科大人肩负着科教报国的历史重任,所以继承抗大精神成为老一辈革命家和科学家对科大人的一种精神期许。可以说,《永恒的东风》正是郭校长为即将诞生的中国科大注入了抗大精神,注入了创新报国的灵魂。

而这一灵魂在50年里根脉不断,代代传承,成为最能凝聚科大人的文化符号之一。

2、聂帅致辞

1958年9月20日,中国科大举行成立暨开学典礼大会,聂荣臻副总理在讲话中说:“这种大学和研究机构结合在一起,选拔优秀的高中毕业生,给以比较严格的科学基本知识和技术操作的训练,在

三、四年级时,让学生到相关的研究机构中参加实际工作,迅速掌握业务知识,加快培养的进度,以便在短时期内使我国最急需的、薄弱的、新型的科学部门迅速赶上先进国家水平。……这将是写在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他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首先应该是忠实于共产主义事业,艰苦奋斗,忘我劳动的、工人阶级的战士;还应该是既掌握坚实的科学技术理论,又能掌握技术操作方法的全面人才,要是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

聂荣臻元帅是中国科大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在开学典礼上的这番讲话,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中央高层对新成立的中国科大的厚望:在短时期内促进我国最急需的、薄弱的、新型的科学领域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二是中央对科大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理工结合、理实交融、又红又专的新型科技人才;三是中央对科大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准确定位:“全院办校、所系结合”,注重严格的基础训练和科研实验动手能力培养。读懂了聂帅讲话中的三层含义,你或许能明白他为何将科大的成立看作“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


(未完,全文共19444字,当前显示136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