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水产微生物制剂出路何在

转载标签:

2010年2月刊分类:市场

管理体制不足、监控不力、标准缺乏、质量可控性差,水产微生物制剂行业应该如何应对。出路在何方

□文/湛江市水生生物保健品行业协会黄海坤

微生物制剂又称益生菌,是在微生物理论指导下,对已知的有益微生物通过分离、复壮、浓缩等特殊工艺加工而成。

我国微生物制剂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水产养殖,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颇具规模。目前水产养殖用的微生物制剂有两大类:一类是体内微生物改良剂,将其添加到饲料中用以改良养殖对象体内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应用较多的有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及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另一类是水质微生物改良剂,将其投放到养殖水环境中以改良底质或水质,主要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em菌等。目前湛江市的微生物制剂企业已达到一百多家,是全国最大的微生物制剂生产基地之一。

微生物制剂应用于水产养殖业,无残留、无耐药性、无污染,并可通过调节水产动物和养殖水体内的微生态平衡,达到提高养殖品种健康水平及改良养殖环境的目的,在水产养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由于管理体制造成监管真空;微生物制剂除光合细菌外,其它菌类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行业标准来规范微生物制剂产品质量;行业的门槛较低,有些不具备生产技术条件的企业也在从事此类产品的生产,质量不可控制性很大等,乱象已甚,行业该如何面对,出路在哪里。下面,就目前水产微生物制剂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出路进行深入探讨。发展尚处初期

我国目前水产微生物制剂还处于一个发展初期,概括起来存在以下问题:

1、管理体制水产微生物制剂属于非药品,没有明确管理部门、管理权限和管理条例。由于管理真空,监督困难,影响了产品质量和使用的可靠性。

2、没有标准和规范除光合细菌外,其它微生物制剂尚无国家的产品标准,水产微生物制剂生产迄今为止无明确的技术规范,生产实践中无法达到规范生产

3、厂家多,但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有的甚至是作坊式生产方式,科技含量低,缺少龙头企业和领军队伍

4、由于产品厂家技术水平的不一致,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应用效果差异性比较大具体表现在:一是菌种退化,由于长期使用同一菌种,菌种会产生退化现象,形成质量问题,要适时提纯复壮;二是发酵、培养问题,由于某些原因,使细菌在发酵或培养过程中未能达到要求,造成数量不足或活力不强,有些细菌已出现杂化或受到污染,特别是作坊式的生产单位根本达不到技术要求;三是细菌固化、加工及复配问题,由于技术、设备、加工工艺及操作等因素造成细菌数量不足,活力不强,不能形成优势菌群,难以起到应有作用;四是检测手段不够完善,产品的标准和检测方法混乱

5、片面宣传作用和效果出于多种原因,微生物制剂的宣传经常出现片面性,甚至产品宣传与产品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尽管微生物制剂具有许多优势和特点。但它不是包治百病,有百利无一害的万能神药,它也具有局限性和限制性。

6、市场混乱、难辨好坏、盲目使用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四处纷飞的产品宣传广告以及产品推销人员的积极推荐,养殖户不知道使用什么样的产品才有效,常常出现每种都买一点,一种不行换另一种的情况,导致最后分不清是哪一种产品在起作用,甚至出现赊销的买,不赊销的不买,喊高价打折扣多的产品多买等现象

7、应用技术不够成熟由于政府政策、市场经济、商品监管、科技局限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产品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尚未成熟,影响了产业的发展。发展趋势及对策立足水产,延伸大农业


(未完,全文共10237字,当前显示142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