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孝亲敬老

子洲县实验中学七年级九班

王向利

“每逢佳节倍思亲。”清明节时,人们都要以各种形式祭祀已故亲人,以表示对他们的追念。此时,不管他们祭祀的形式怎样,都是为了表达晚辈对长辈的缅怀之心。不少坟墓前摆满了丰厚的祭品,成堆的纸钱,甚至还有纸作的家用电器,意在老人去世后能好好的“享福”一番。我不禁要问:这种孝心值多少钱。为什么他们的孝心只能在清明节里淋漓尽致地表现呢。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古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就是一个非常孝敬母亲的人。徐霞客懂得母亲的艰辛,从来不在吃穿上提出什么要求,让母亲为难。他的袜子破了,母亲给他做一双新的,他却舍不得穿,任然穿着那双满是补丁的旧袜子。徐霞客放学后,只要有时间,总是帮着母亲干活。只要他能做的事情,都主动去做,他常为能减轻母亲的一点劳累而高兴。后来,徐霞客对母亲更加体贴孝敬。在生活上,他尽心尽力地侍奉老母亲:在精神上,他时时宽慰老母亲。他专门为老母亲建造了一所房屋。祝愿老母亲像天空一样晴朗,像高山一样健康长寿。他还请画家绘制了一副《秋圃晨机图》歌颂这位激励自己在科学道路上奋勇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的伟大母亲。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从小体贴孝敬父母,了解他们的辛苦,体谅他们的困难,理解他们的心情。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孝心无价。

指导教师:刘静

第二篇:孝亲敬老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四年级一班杨帆

尊老爱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重视人伦道德、讲究家庭和睦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中国古代就有“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为做人的一个准则。

古代有一个叫黄香的人,9岁就以自己的才华和敬老而闻名。冬天的夜晚十分寒冷,小黄乡读书到深夜,母亲叫他早点休息,他却钻进了父母的被褥。父亲问他在做什么,黄香从被褥里爬出来,说:“冬夜十分寒冷,我为双秦温一温床,好让二老歇息呀。”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看出了小黄香是多么孝敬自己的父母啊。

作为学生的我们,虽然没到有赡养老人的义务的年龄,但为老人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是义不容辞的,为老人洗一次脚,捶一次背,梳一次头,买一次菜,做一顿饭„„也许这对我们来说只是小事情,不过不管我们做什么,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相信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一定会眉开眼笑的,内心感到欣慰的。

在乘车时,不是会听到或看到这样的标语。请为老,弱,病,残,孕的乘客让个座。试问,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呢。敬老爱老的风尚正慢慢的离我们远去,原因在于人们敬老爱老的意识薄弱了,所以我们要提高敬老认识,统一爱老思想。

老人,为社会奉献,为家庭奉献,是知识的宝库,是智慧的宝库。不仅养育我们,还以言传和身教向我们传播做人的道理。所以我自豪地告诉大家,尊老爱老敬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美德,其实就是需要帮助时,伸过来的一只温暖的手;需要谈心时,递上来的一颗火热的心;需要关心时的一句亲切慰问。只有在这种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间的温馨与美好;才能远离孤独,才能欣慰地走完属于他们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个世界充满欢声笑语。

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做到尊老,爱老,敬老。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尊老爱老敬老,就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第三篇:孝亲敬老“孝亲敬老”之家单型材料

罕井镇****

马***陆***


(未完,全文共5830字,当前显示149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