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央视的窘境国家电视台何去何从

央视的窘境:国家电视台何去何从央视的窘境:国家电视台何去何从2013-10-12传媒新动力

“那是2000年的10月,一个多事之秋。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人们,被卷进了一场深刻的、触及灵魂的变革。许多人暴露出本来面目,许多人变得面目全非,革命的前夜是寒冷的„„”13年后,泱泱大国的国家电视台再次面临新的危机。主持人白岩松有句名言:“背靠着大树,你自己就成为大树。”这棵辐射大江南北、影响中国人30多年生活的“大树”,已经变成国家文化奇观、人们俗称的央视新楼“大裤衩”。在视频网站冲击、移动终端凶猛、各地卫视选秀当道、点击率比收视率更是“万恶”之源的时代,央视作为曾经的创新机器面临挑战了,曾经的收视率和广告收入之王的地位被动摇了,复杂体制的产物再也难以下出“理想和卖点相结合”(央视曾经的主流节目《新闻调查》语)的蛋了。当年广为流传的央视新闻评论部内部短片《分家在十月》,也升级到2.0版本了。这部经典恶搞片出自该部门内部年会,以两部前苏联经典革命影片《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为母本,剧中人物换成崔永元斯基、白岩松斯基、李挺诺夫、时间诺夫、杨继红波波娃等,调侃2000年《东方时空》改版、新闻评论部成立的事儿。央视“大史记”后来发生了太多变化,在2003年、2008年、2011年、2013年几经改革,同样深刻,触及灵魂。与英国bbc、美国pbs、日本nhk等国家公共电视台不同,央视“既要打鸣又要下蛋”(传媒专家喻国明语),处于体制和商业、官僚和市场、意识形态和收视率的纠结冲突,是个世界级的难题。我们戏仿《分家在十月》,遍采与央视有关的关键人物,找出互联网和地方卫视“杀死”央视的致命伤口,探究“创新者的窘境”。新闻中心的人们聚集在大裤衩观光平台,白岩松斯基正慷慨激昂地当众演说。“本台最新消息,本台记者报道:本台着火了„„收视率下降,广告不再增长,重大新闻失语,央视不再是电视界的延安,糟糕的时代越来越缺少终极关怀„„”“想想看,20年前,中国电视是一潭死水,是谁,拯救了中国电视。是东方时空。20年后的今天,央视自己变成一潭死水,谁能再把它掀起波澜。。我可以不负责地说,是„„”观众欢呼:“噢噢噢噢„„”警报随时都在响起。在央视内部,20多个频道的负责人每天都会收到两次群发邮件,“包括昨天我台所有频道的收视份额、主要省级卫视的一些份额,以及重点节目的收视率的情况。”央视总编室市场评估部主任徐立军说。这是一组令人感到心慌的数

据。央视以新闻立台,但地方台将娱乐


(未完,全文共19261字,当前显示105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