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第一篇: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已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易经.系传》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与诸葛孔明之时,留下两句遗嘱给自己的儿子阿斗刘禅,曰:“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可谓振聋发聩,遂成警世名言为后人千古传颂。因语出陈寿所著《三国志》之由,所以世人多认为这两句话本意或出于皇叔玄德,或出于作者陈寿本身。殊不知,语虽出自刘备之口、陈寿之手,但句中神髓却是由文首处所载之《易经.系传》而来,作者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儒家宗师孔老夫子。

一个人,如果想要有所成就,就一定要做好事,做正确的事,而且要不停的做好事做正确的事。当你做的好事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成就、幸福自然纷沓而至,而且经之长久;做了坏事,老天也许不会马上报应你,但是一旦你做的坏事情累积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一定会招来灾祸,甚至“足以灭身”。

佛是什么。佛,不是捧着佛头的顶礼膜拜,而是要达到修智慧、得觉悟、敢牺牲、勇奉献的境界,这就是佛。

佛说:“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讲的是福报和智慧两者需要圆满具足,不可偏执一边的道理,否则不可成谓“二足尊”之佛。“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讲的是修福,只要这样做,福祉必至,此即菩萨六度中的前面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而后半句“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讲的则是要开天眼、修慧根、生觉悟,六度中最后的般若波罗蜜就是此指。以投资投机为媒介,我们去开启我们的智慧、觉悟天道自然,但是要做到长期平稳盈利,达到知行合一,我们必须持戒不惰,并报着普度布施之心,以成就还回社会,方可有长成。佛说:“修福不修慧为人天乘,出不得六道轮回;修慧不修福为小乘,只可证个阿罗汉果位,亦不可圆满成佛。”之前写过的那篇题为“心我无碍,了妄唯真”文中引用了神秀和六祖慧能的两个畿子,其中大师兄神秀所言的话就是对这“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的解释,侧重了从事上修福的道理,讲的是“生心”;而六祖慧能的畿子则是对“自净其意”的种论,侧重从理上修慧,讲的是“无住”;不可偏执一方,不可全盘否定,要将二者结合起来,方可圆满成佛。


(未完,全文共6160字,当前显示93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