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民营医院面临的外部困难及解决办法思考

“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当前,我国社会资本办医的大环境已经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并纷纷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可以说目前是民营医院发展的最好时机。“支持社会办医”,不单纯是指有关部门批准同意创办的设置许可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在扶持、推进、拓展上下功夫,保障民营医院的“有效补充”作用,使其真正成为“政府放心、群众满意、职工受益、投资者发展”的医院。

当前,民营医院存在许多不规范行为,急需改进。笔者认为,除了民营医院自身原因产生的困难外,外部原因带来的困难也是存在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上医学人才短缺,致使民营医院发展缓慢;二是分级诊疗政策未真正落实,致使民营医院有力使不出;三是社会部门不公正对待,致使民营医院生存困难。这些困难,仅靠民营医院自身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现我们就这些困难,谈点肤浅的看法,供大家商榷。

一、医学人才短缺是制约民营医院发展的最大障碍

当前,民营医院医生的构成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具备执业医师资格,职称相对较低的人员。他们想进公立医院,但由于学历文凭、编制名额等各种原因,多数不能成为体制内的人;二是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但在城区无单独执业资格的人员。这类人员公立医院往往不会接收;三是公立医院已退休未被返聘的医生。他们职称相对较高,但年纪偏大,吸收新知识的能力稍差;四是刚毕业的大中专医学生。他们多数文凭低、无执业资质。按照《执业医师法》的要求,这批人必须至少应该在医院工作一年,才能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而这批人公立医院基本不接收,只好托关系来民营医院工作。

上述阐述的民营医院医生的构成,显然不符合医院发展的要求,“老的老,小的小,两头大,中间小”,这种人才队伍不稳定,质量不高。很多民营医院为解决这一问题,多采取高薪聘请的方法,在行业内四处寻找学科带头人。寻找得来的学科带头人,有的名不符实,有的待价而沽,导致恶性竞争愈演愈烈,无形增加了民营医院的医疗成本。

笔者认为,要解决民营医院人才短缺的问题,应该从源头上入手。一要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医学院校。我们身边有许多医疗方面的专家,他们的子女大都不愿意学医;2017年全国40位高考状元,只有一人选择医学专业,其他多选择金融、计算机等专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想主要是当前的“医疗环境不佳,医生地位不高”引起的。二要启动医学院校与临床的无缝对接。当前医学生在校就读时间有三年、五年、八年之分,最后一年都要到医院实习,但他们毕业后还不能算是医生,按照《执业医师法》的要求,他们还必须到临床上工作一年,才能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国家卫生计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应统筹考虑,把医学生的毕业考试同时视为执业医师考试,“宽进严出”,让医学生毕业后直接取得医师资格,参加岗位后以等级考试区分级别。三要取消执业助理医师不能在城区单独执业的限制。《执业医师法》规定,执业助理医师在城区应当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工作,在乡镇可以独立执业。这种限制致使城区医生队伍空缺加大。我认为,城乡人员无高低贵贱之分,执业助理医师能在乡镇独立执业,理应可以在城区独立执业。四要真正落实好多点执业政策。2014年,国家出台了医师可以多点执业的文件,各地也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这是解决民营医院人才短缺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公立医院为维护本院利益,借口各种理由加以限制,致使多点执业政策未能真正落到实处。梅奥诊所采取购买式服务,不限制执业地点的做法,笔者认为是可以借鉴的。


(未完,全文共13929字,当前显示148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