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清华附中校长

王殿军,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长期在大学的教学科研一线工作,主讲过十余门课程,其中北京市和清华大学的精品课程各一门,曾荣获清华大学优秀辅导员“林枫奖”、清华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等荣誉称号。

提要:曾经有一个特别优秀的学生,他从全国知名的中学毕业,戴着高考状元的光环进入清华大学,在本科、硕士期间成绩排名也是全系第一,但在读博士期间突然没了学习动力,什么也学不进去。教授问他为什么没有动力。他说:“博士生没有考试,我怎么证明我比别人强呢。”老师反复做思想工作后,这位高考状元勉强博士毕业,却又做出了一个更加令人感到意外的选择:“回到曾经就读的中学,教出第一名的学生,证明我比别的老师牛。”以这样一则案例为由头,王殿军校长开始了关于学生远大志向与兴趣养成的主题讲座。

校园有围墙教育无边界

“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但学校不是唯一的育人平台,学校有围墙,教育无边界,对孩子的教育其实无处不在。在清华附中,我们秉承这样的观念,特别喜欢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大自然。”

王校长用教学实践诠释了清华附中的教育理念。“我们带着学生一路坐着火车到敦煌,走一次丝绸之路;我们在国庆节期间还要带孩子们去远足,增长他的见识;我们到内蒙古去放飞热气球,放到三万米的高空,把物理知识全部用上;我们有一门课程叫《走进圆明园》,把课堂搬到圆明园,将历史、战争融合进去;还有一门课程是《走进联合国》,把孩子带到联合国总部,和外交官进行交流……”

除了课堂外的教育,清华附中得天独厚的教学条件也得到了有效利用。

“我们的后门出去就是清华大学,前门出去是圆明园,世界上拥有这么大的前花园和后花园的只有这么一所学校。”王校长颇为自豪地介绍了清华附中特有的人文及学术氛围,“清华大学的教授骑着自行车到我们的课堂上给中学生上课,我们的学生也是清华大学实验室的常客,工业设计、发明创造都不是中考、高考要考的,但是这些对于孩子的未来至关重要。”

关于营造教育环境,王殿军总结说。“每一个学科,每一种学习方式,每一部分内容对孩子的大脑来讲都是一种营养,省略了一门课程孩子就缺失了这个营养,他的大脑在这个纬度上就不聪明了。做教育不要太急功近利,单纯以考试为核心,考试外的事情一概不参与,其实是牺牲了孩子们变得更聪明的机会。”孩子青春期的家长要“多做饭,少说话”

“孩子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充满刺激和喜乐,也充满忧虑、惶惑和烦恼,学生最需要扶植,家长的角色非常重要。”青春期不仅是学生的烦恼,也是家长的困扰。如何安抚“处处跟我对着干”的叛逆子女。王校长给出了他的答案:家长要多做饭,少说话。

“这个时候你要回避和他直接的冲撞,有什么问题可以求助于老师和他的同伴,不要试图改变他。”王校长建议,“你就记住,多做饭,把饭做好一点,少说话,就这两句秘诀,你们母子或母女关系很快就会得到改善。孩子喜欢吃什么你肯定知道,你应该做他喜欢吃的,做好了叫他来吃饭。孩子不爱理你,你要学会宽容等待,过了这个阶段就什么困扰都没了,和他说话的日子还长着呢。”

关于课外补习班,王殿军提醒说。“培训班要慎去,孩子在某个学科上严重偏科时可以找适当地补点,不要让他掉队。孩子要同时处理那么多学科,幼小的心灵、尚未成熟的大脑确实有点应接不暇,但是到高三所有的课一复习就上来了。”


(未完,全文共6077字,当前显示136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