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吉巴欧文化中心

tjibaouculturalcentre,newcaledonia,france,1998

1998年建成的吉巴欧文化中心,位于南太平洋中心的一个美丽的小岛——法属新喀里多尼亚的南端首府努美亚。它是按照比本土的棚屋形式大得多的尺度,选取原生材料,用现代技术建造的,却极具当地土著文化的魅力。建筑设计达到了“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的境界。其设计者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也因此获得了当年的普利兹建筑奖(prizkerarchitectureprize)。而且,有评论评述它为“展现的是一种高技术与本土文化、高技术与高情感的结合。”

背景:

吉巴欧文化中心是政治妥协的产物。自1853年成为法属地之后,当地的卡纳克人就与外来统治者之间冲突不断。随着近邻斐济等地的相继独立,卡纳克人在民族领袖吉巴欧(jeanmarietjibaou)的率领下,从1975年的重要事件“美拉尼西亚2000”庆典开始,瞅起了一次次以振兴卡纳克本土文化为宗旨的独立浪潮。由于新喀里多尼亚具有丰厚的旅游和矿产资源(世界第三大镍矿产地),法国政府不愿放弃该属地,于是在1988年双方达成妥协的协议,推迟独立,并共同成立“卡纳克文化发展委员会”(adck),旨在振兴卡纳克文化,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由法国政府斥资兴建一座卡纳克文化中心。

吉巴欧的父母分别来自北方的两个卡纳克部落。吉巴欧青年时代曾赴法国学习社会学和人类学,经历过著名的1968年“五月风暴”的洗礼,回到新喀里多尼亚后,吉巴欧成为民族文化振兴和独立的领袖,1989年遇刺身亡.吉巴欧的去世加速了文化中心的建设。1991年,在法国政府举办的国际竞赛中,皮亚诺(renzopiano)从170个方案中夺魁。文化中心最终于1998年5月4日——吉巴欧遇刺后的第9年落成。由于吉巴欧在发展卡纳克文化中的特殊功绩,文化中心以其姓氏命名。

基地概况:

建筑所在的新喀里多尼亚岛位于南太平洋,距澳大利亚昆士兰东岸1500公里处(南纬22度,东经166度),属美拉尼西亚群岛。它与周边的洛亚蒂群岛、无人居住的切斯特菲尔德群岛组成了法属新喀里多尼亚。新喀里多尼亚岛为一狭长岛屿,崎岖的山脉将该岛分为东西两部分,少平地。气候温和,12~3月为雨季,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均气温23°。

建筑的基地选择在位于新喀里多尼亚首都努美亚东部的tina半岛。文化中心正好处在一个被热带仙人掌覆盖着的山甲上。而这个山甲正好位于一个咸水湖和海洋的之间。

当地气候概况:

新喀里多尼亚岛为一狭长岛屿,崎岖的山脉将该岛分为东西两部分,少平地。气候温暖潮湿,属热带草原气候,一年的温度变化相对较小,年均气温30°。12月到次年3月为雨季,夏天比较潮湿,相对湿度超过80%。当地有稳定的信风作用,常年都有适量的微风。但在某些季节也有剧烈的龙卷风,其中以11月到次年3年最频繁。因此,岛上典型的热带气候因为稳定的东南信风的作用而有所改变。

由于基地特殊的气候条件,建筑师特别注意了当地信风和阳光的作用,并决定利用这种作用而不是排斥它们。受到当地原有建筑形式的启发,该建筑的基本想法是使建筑捕获微风,引导新鲜空气通过结构中较低的部分来提供自然通风,从而使热空气经过这个对流系统而被排出。这种通风系统在该建筑中的应用将会在后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建筑概况:

建筑名称:吉巴欧文化中心

建筑师:renzopiano,paulvincent,a.chaaya,d.rat建造年代:1991年—1998年

建筑物的用途。作为kanak的文化中心,包括长期的和暂时的展览馆,多媒体图书馆,内部和外部的活动空间和主题场景。


(未完,全文共15274字,当前显示148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