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植物配置[五篇范文]

第一篇: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摘要:西溪,曾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然而,历史误把它引向求救的边缘。本文以丰厚的历史资料和调研为基础,运用生态学、生物学、地质学、气候学等边缘学科理论详尽地分析了西溪湿地公园的历史文化、自然风貌、水乡特征,进而全息地图解了西溪公园作为湿地保护区的植物构造,并就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窥探。

关键词:西溪湿地;植物配置;生态保护

一启开历史长卷,纵览西溪丰厚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城市湿地风貌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但同时它又是全世界范围内一种亟待保护的自然资源,因人类的活动而日益减少。《湿地公约》将湿地定义为:“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为咸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同时又规定,“可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超过6米的区域”。

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城西西部。主要属于西湖区的蒋村乡,小部分属于余杭区的五常乡,距市中心武林门约6公里。西溪湿地公园坐落在西湖区的西部,天目山路延伸段从其南边经过,北边为文新路延伸段,东临蒋村商住区和古荡小区,西接五常。

历史上的西溪湿地,指西溪河流经留下——古荡段两岸的宽阔地带。其南岸包括今日老和山——灵峰山——北高峰——龙门山——小和山山脊线北侧的丘陵坡麓地带;北岸包括余杭塘河以南——五常——蒋村乡一带的水网平原,面积约60平方公里。目前的西溪湿地,东起紫金港绿带西侧,西至绕城公路绿带东侧,南接沿山河,北界文新路延伸段的一片鱼塘水网平原。一期面积3.2平方公里,总面积10.08平方公里。

西溪和西泠、西湖并称“三西”,历史上有“副西湖”的美誉。西溪历史悠久,它发现于东晋,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衰落于民国。1600多年来,西溪湿地农事活动和人文活动频繁,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存和人文积淀,形成了丰富的景观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

清雍正《西湖志》载。“西溪,在西湖北山之阴,由宝石山背陆行,绕秦亭山,沿山十八里,为宋时辇路,抵留下……,水道由松木场进古荡,溪流浅狭,不容巨舟。自古荡以后,并称西溪。曲水弯环、群山四绕,名园古刹,前后踵接,又多芦汀沙溆”。西溪在历史上书写过辉煌灿烂的华彩乐章,曾有庙108座,寺院60多处,坞18个,桥18座,名泉18处,还有50多处名人别墅及诸多名人古墓。

二打响“双西”品牌,精心建设西溪湿地综合保护绿化工程


(未完,全文共12117字,当前显示108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