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鹤庆白族人家的红白喜事

鹤庆自古以来的建制是不同于其它地方的。新国中国以前,鹤庆的南部都属于大理那边,而北边主要是鹤庆坝子,都属于丽江这边。因此鹤庆的北部与丽江颇为相似,性格都有些耿直,直来直去,想着什么就是什么,毫不讳避自己的想法。而南部的鹤庆可能受到南方儒学思想的影响比较大,一般都比较含蓄,都不善于表白自己的真实想法。而县城附近和这些地区,好像既兼收了北部的豪直,也具有南部人的含蓄,显得有些厚重感。东部地区又与金沙江沿岸的永胜人的习俗有着千丝成屡的联系,西边与剑川接界,多多少少都要受剑川白族的牵连。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也是鹤庆的北部仍旧属于丽江、香格里拉和怒江这边的人,南部地区属于邓川大理。宗教信仰也是怪里古董的,一方面相信儒教思想,有生死轮回的概念;另一方面也相信道教思想,常常过年时在门坊上贴上符画,以避鬼神伤害,还有自己的本主崇拜。这跟杂交水稻一样,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杂交后产量大增了。就是服饰和建筑也是一样,介于丽江和大理之间。比如服饰,既没有大理的白族服饰丽艳,也没有丽江服饰淡暗,是介于这两种服饰之间一种独特的中性服饰,平实中有几分峻峭,也许是交融了大理的丽艳和丽江实朴的原因。就是建筑也是一样,没有大理人的富丽高雅,也缺少丽江人的简朴实在。比起大理人鹤庆的建筑更像小家碧玉,而比起丽江的建筑,鹤庆人房子更像是土豪老财家的清丽少爷。反正都是介于丽江大理之间的不冷不热,不死不活的温吞水状态。可能你说不出鹤庆是好是坏,但也不能否认鹤庆也有自己的东西在吸引着人们,这有点曹操鸡肋的味道。鹤庆的红白喜事也是这样,说有特色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又有自己的一些东西在里面,这给表达也带来了难度。在这里我仍以我的遗胞之地,县城附近的金锁邑村为中心,来整点感想。一来我经历过,二来这个地方也比较特别。甸南人说我们是甸北人,而甸北人又说我们的是甸南人,自然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子事:竹米客

应该说人出生是从竹米客开始的。有些地方又称这为粥米客,但从白族语言和鹤庆白族来看,我个人觉得竹米客更为确切一些。粥米可能理解是要喝大米熬煮的大米稀饭,可请生孩子的竹米客,鹤庆白族话的音译是:“送孩日”,义译就是送饭的意思,因此没有要熬煮大米粥饭的意思。相反我们这里早些时候送竹米客,都是拿一个竹子编的小提箩,在最低下放一小层大米,大米上面就放上鸡蛋,鸡蛋的数字也是双数的。那么把大米放到竹箩里,按照白族语言比较形象生动来推理,应该用竹米客来形容最为恰当。而粥米是音译的结果,主要因为那天做客根本没有喝大米粥的。有讲究的人,也会把鸡蛋染成红色的。过去,白族人生孩子,头胎孩子也有很多忌讳,比如生了孩子要将石灰或者灶灰撒在大门口,提醒有孝服在身的人不能闯入家里。当然如果生孩子后第一个进入这家的人,主人要煮红糖鸡蛋给这个人吃,认为将来这个孩子的脾气性格会像这个人。


(未完,全文共20406字,当前显示118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