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浅谈对桥梁静载试验的认知

炎炎夏日却丝毫也不曾减弱渝北制梁场的工作热情,本月梁场组织开展了桥梁的静载试验工作。通过试验中的实际操作和试验后的自主学习,使我增加了对桥梁静载试验的了解,也使我更加深刻的明确了加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提高综合素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现就桥梁的静载试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一:桥梁静载试验的定义

桥梁静载试验是按照预定的试验目的和试验方案,将静止的荷载作用在桥梁上的指定位臵,观测桥梁结构的指定位移﹑静力应变﹑裂缝﹑沉降等参量然后再根据有关规范和规程的指标,判断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以及在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能的试验。二:千斤顶校正时的注意事项

1.千斤顶的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并且需要将顶﹑表﹑泵配套标定

2.配套标定时可以采用压力机法,传感器法和压力环法。标定时应注意:a因正反向的摩擦阻力不同,千斤顶校正时与工作状态应保持同方向运行。b先读油压表示值(mpa),再读压力机(或压力环﹑传感器)力值(n),因为标定器的精度比油压表高得多,这样可以更好的减少视读误差。

3.在计算千斤顶的摩阻系数时,如发现校正系数计算结果小于1.00,则可能是将千斤顶活塞面积用错了,或是计算公式用错了。计算所得的校正系数必须是大于等于1.00。三:试验加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加荷用的油泵应能使油压表压力值保持稳定

2.各千斤顶宜同速、同步达到同一荷载值;加载速度不宜超过3kn/s

3.每级加载后均应仔细检查梁体下缘和梁底有无裂缝出现。如出现裂缝或初始裂缝延伸,应用红铅笔标注,并注明荷载等级,量测裂缝宽度。

4.每级加载后均应测量梁体跨中和各支座的位移变化

5.对每级加载下的实测挠度值应仔细复核,发现异常立即查明原因

四:裂缝的判定(1)裂缝的观测

观察裂缝时应采用“侧面观察法”,即从侧面方向观察,同时与邻近的区域比较。这方法比正对截面方向更容易发现微细裂缝产生的阴影。一单发现有疑点,立即用放大镜仔细辨认确定。征兆裂缝一般出现在“放鞭”声(0.8~1.0级左右)之后;判定裂缝常出现在1.20级同时持荷20min之内。判定裂缝是指在某级荷载作用下,裂缝由侧面延至梁底(即裂缝抵达梁底水平面上),或在梁底部边角﹑梁底面上出现了裂缝。一旦发现判定裂缝,又经验证属于真实受力裂缝后,则判定梁体开裂,静载试验不合格。(2)裂缝的分类和定义a.初始裂缝是指不会随荷载的增加而改变的裂缝。根据其状态及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收缩裂缝和损伤裂缝,收缩裂缝是由于混凝土收缩引起梁体表面龟网状的微细裂缝。其出现规律是发生在梁体表面。水灰比越大,养护条件越差则越多。损伤裂缝是指因局部受外力损伤(如拆模﹑吊运等)而产生的较深长的明显裂缝。其常发生在隔板根部及梁底棱角处,或吊运施力及撑梁处。

b.受力裂缝又分为征兆裂缝和判定裂缝。征兆裂缝是指加载到某级后,在梁体下八字棱角上出现,但最终未延展到梁底的受力裂缝。其出现规律是首先出现在梁外侧跨中下八字棱角上出现,其走向沿梁截面方向,是梁体开裂前的征兆。会随着荷载的加大而延展和增加,但最终不会发展到梁底。判定裂缝是指由侧面延至梁底或在梁底部边角或在底面出现,且加一级后延展,卸载后闭合的受力裂缝。一般在跨中4m段梁体外或内侧,均在接近1.20级或1.20级持荷时出现,都出现在征兆裂缝之后。它会随着荷载的增大而急剧延展增多,卸载后完全闭合,沿截面方向不超过30°。(3)判定裂缝的验证方法:

a.梁体在某级发现判定裂缝,则再增加一级荷载,如裂缝延长或展宽或又出现新裂缝,则证实此裂缝为真实受力裂缝,梁体确实已经开裂。


(未完,全文共9777字,当前显示148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