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新兴银~15篇

第一篇:新兴银~1之一:新兴银行转轨后的苦恼

90年代中期,我国原有的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并开始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求发展”的经营方针。专业银行转轨对我国银行业同国际惯例接轨、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无疑将起重要作用。地处辽西的新兴银行也不例外,全行职工在转轨伊始无不感到欢欣鼓舞。但自从转轨后,该行却连续三年亏损。在该行具体业务运转过程中,何行长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并为之烦恼不堪。

存贷款问题

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的服务性行业,资金贯穿着银行经营过程的始终。资金是银行的血液,存款、贷款是银行的基本业务。存款利息构成银行主要的经营成本;贷款利息构成银行主要的经营收入。转轨前,存款和贷款的关系不是太大,即使存款少,也可由上级银行为其提供无偿或低息资金供应,支持其发放贷款,基层银行不必为缺少贷款基金发愁。但转轨后,银行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方针,贷款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搞“以存定贷”,贷款数要控制在存款数的一定百分比内,存款和贷款的关系紧密了。如果银行因自身存款数不足而使资金紧张,就要从资本市场上高息拆借资金。这样,银行也就必然要付出高成本的代价。因此,银行转轨后,吸收存款成为各家银行的首要任务,银行间的吸收存款大战也就不可避免。这是因为:转轨前,四家专业银行各有各自对口行业的客户,存款来源渠道单一且比较稳定;但转轨后,国家打破了专业银行的行业界限,企业可自主选择银行办理各自业务,再也不必到指定的专业对口银行存款了。

由于国家有关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甚健全,一些银行趁机钻空子,变相提高存款利息,企业也多有多头开户的现象。仅新兴银行所在地的城南地区就有十多家银行,而这几年区内的企业大多不景气少数效益好的企业更是

成了银行争夺焦点中的焦点,新兴银行始建于1985年,转轨前代行部分财政职能,主要为建筑建材行业的企业提供存贷款、结算等金融服务。转轨后,其客户单一性的弊端很快就显现出来,存款量低使其陷入了经营困境。为此,何行长多次召开行务会,研究如何增加存款问题。有人提出也搞有奖存款,认为现在粥少僧多,别家银行都这样做,你不做不是坐失良机吗。何行长却认为这样做有违国家金融法规,也不是长久之计;还有人提出把存款任务落实到每一位员工头上,但马卜又有人反对说这样做会挫伤一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为这部分员工平时忙于出纳、预算等基础性工作,没有时间到外面吸收存款。由于一直没有好的措施,近三年来该行存款形式严峻,一般性存款余额一直居全区下游水平。此外,在1992、1993年经济过热时期,该行由于防范意识差,或者由于政府点贷等其他原因,造成现在近10%的呆滞、呆帐等不良资产,占用了大量信贷资金,贷款回收工作成为该行工作难点之一。信贷科也由原来人人都想去的科室变为人人都不愿去的科室。存款数低和老贷款的回收不力都直接影响了新贷款的发放,这是造成该行经营亏损的主要。

人员任用问题

该行拥有员工126人,35岁以下的占85%,其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占70%。经济专业毕业生占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80%,具有本科学历的有15个。在全市各家县区支行中,这种人员年龄、知识结构是很少见的。行内22个中层干部中,具有大专学历的只有6个,仅占27%,且大部分是军转干部,占64%。22个中层干部中35岁以下的只有5个,仅占23%。两个副行长,一个业务主管,一个主管后勤。何行长本人是军转干部出身,原来是搞政工工作的。大部分具有较高学历的年轻人都在第一线工作,有很多已经工作了


(未完,全文共9334字,当前显示144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