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兴业县古迹文化名村

名称。泉村,位于石南镇南部,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兴业名村之一,文化古迹建筑10余座,均为清末大杂院,占地面积约3000多平方公里。

名人代表人物:李宗仁

产业:四角楼、古巷、古居、古宗祠

产业价值。广西第一宅,造型为四角楼,建于1925年。三进式院落,厅前前廊雕琢精美的欧式方柱,门窗均为大理石花岗岩磨制而成,厅堂构筑讲究,雕梁画栋。

文化价值。李宗仁在兴业东山再起的一段历史,是功成名就的转折点,民国十年,第二次粤桂战争爆发,桂军败北,李宗仁与黎仲丹在泉村纵论局势,筹集粮饷,谋划大事,在转向城隍六万山驻扎后,黎仲丹还多方奔走,出谋献策,在驻扎六万山的两个月时间里,李宗仁在黎仲丹引见的兴业乡绅慷慨解囊,最终渡过难关。

李宗仁升官后曾经涉足泉村,曾经在泉村留下不少奇闻轶事,望江亭题诗亦李宗仁所为,泉村的历史人文价值与自然风光,古屋建筑都是见证历史文化底蕴的最好证据。

名称。庞村,位于石南镇中西部,面积约为2.08平方公里。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至今200余年,晚清建筑群约30余栋,总面积25000平方米。

产业。将军第、七座楼台、梁氏宗祠。

建筑风格。方向统一,布局严谨,排列整齐。装饰豪华,颜色鲜艳。

1产业价值。壁画、石雕、木雕、泥塑等。

文化价值。庞村兴起以蓝靛发家,形成一定规模产业链,收购、加工、销售,远销国外(新加坡、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清代皇帝御赐牌匾。诚信、爱国文化尤为突出。

{故事}据庞村梁氏族谱所载,庞村清代民居群始建人梁标文(字纯庵),原为石南凤山村(庞村东南约5公里)人,幼时父母早丧,与祖母相依为命,长大后到兴业县城打工,帮一广东客商料理蓝靛生意,因其忠诚老实不,又精明能干,深得老板信赖,后来,在广东老板的资助下独立经营染料蓝靛,打开了致富大门,接着兼营民房地产,成为当时兴业县的首富。梁氏共七子九女,现建筑群各幢即为其后人所建。

现在庞村古屋中居住的人已很少,梁标文的后代们继承和发扬了先人勤劳拼搏、不甘人后的精神,依靠党的致富政策,或搞科技种养,或搞运输经商,一个个富裕发达起来了。他们许多人都在村外或县城街上建起了新的楼房,纷纷从古屋中搬出,使得整个庞村清代民居群处于一幢幢砖混结构的新楼包围之中。一些古屋因无人居住,多年失修,已经变得很破落。

名称。东山村,位于石南镇中东部,面积11.35平方公里,何氏从始祖依山而居,至今有600多个春秋,何氏子孙勤奋好学,历代人才辈出,明清时代更为昌盛。

名人代表人物:何以尚

产业。何以尚故居、何勒山公祠、卢大夫祠、忠孝祠、龙门祠、钟陵祠、百岁祠、东林祠、直节祠、司泽祠、司训第、博士第。

建筑风格。名模清初、民国时期的居民群落,建筑特点风气清洁,无雕龙画凤。

产业价值。御赐牌坊、廉政文化深厚、宗祠氛围强、明末名家、2013年评为广西历史文化名村。

古建筑及文物古迹计30多幢,极具名气21幢,一并保存良好的明、清民居群,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以上。这大批建筑主要为明、清建筑,大多属硬山搁檀式结构,一底一搁,翘脊、重檐、歇山顶,

2屋内及大门门楣上有彩色壁画,题材多样,笔法精美、颜色保存良好,不少屋顶压脊有花鸟走兽灰塑图案。屋内大多设有屏风、厅阁神台。名人古宅大门处设拾级台阶,两边为圆石鼓及雕花门墩。地面及巷道铺设青砖或青石板。村落建筑古石桥、古水井、古社庙。全村古宗祠10多个。这些古桥、古井、古宗祠、社庙大部分保存完整,构成了一个南方大村子,显现了名人大世族聚居的典型建筑特点,成为了桂东南乃至广西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大村子。这类南方大家族建筑,提供了极为丰富和难得的实物景观,极具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

名称:谭良村


(未完,全文共8724字,当前显示150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