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试论公诉人的司法理念.

[关键词]公诉人司法理念重要性内容途径

[摘要]公诉人的司法理念是每个公诉人在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上对刑事司法制度的一种综合性、原则性的理性思想认识。主要是法治理念、公益诉讼理念、诉讼效益理念、程序正义理念、司法合理理念。通过公诉人队伍专业化建设树立公诉人的司法理念。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社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今年6月高检院决定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教育活动,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树立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司法理念。如何认清诉讼的目的、价值,树立正确的司法理念是摆在我国执法者面前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笔者结合公诉工作,对如何树立公诉人的司法理念作初浅的探讨。

一、司法理念与执法观念、刑事诉讼目的、价值、原则

在刑事诉讼司法实践和理论中,我们常见的是"执法观念"、"刑事诉讼目的"、"诉讼价值"、"刑事诉讼原则",而司法理念,是一个较新的概念。我们有必要进行一下了解。

关于理念、观念、目的、价值、原则,据《现代汉语小语词典》的解释,观念是指思想认识。目的是指想要达到的地点和境界或指想要得到的。价值是指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或指积极的作用。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

而何谓理念,经查阅现代汉语小词典,没有该词语的解释。而从字面意思看,"理"和"念",经查阅现代汉语小词典,"理"意为道理;事理。"念"意为心里的打算。因此,理念应意为理性的思想认识。

1、刑事诉讼目的、刑事诉讼价值是司法理念的基础

刑事诉讼目的,是指国家进行刑事诉讼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是统治者按照国家和社会在需要和基于刑事诉讼因有属性的认识,预先设计的关于刑事诉讼结果的理想模式。刑事诉讼价值,是指刑事诉讼活动通过满足社会及其成员的需要而对国家和社会所具有的效用和意义。司法理念是对诉讼活动的理性认识,而这种认识则必须是符合诉讼目的和诉讼价值的。

2、刑事诉讼原则是司法理念的展开

理念与原则有重要的区别,原则多见诸于法律文本。理念作为思维活动的结果存在,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原则是法律思维的对象,思维本身与思维对象的关系,正如指月亮的手与月亮的关系,如果原则是指月亮,则理念正是手。同时,原则是理念的展开,理念只能隐藏在原则的字里行间。而且,理念是人对原则的认识,理念可能落后于、适于或超前于原则。

3、司法理念是理性的执法观念

理念,作为理性的思想认识,司法理念则为理性的执法观念。它是经由感性、知性而理性而获得认识,作为对司法的认识活动的结果,强调严谨。

综上所述,公诉人的司法理念实际是每个公诉人在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上对刑事司法制度的一种综合性、原则性的理性的思想认识。

二、公诉人树立统一司法理念的重要性

1、公诉权的性质决定公诉人应有统一的司法理念


(未完,全文共37129字,当前显示115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