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赵志群: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绝非建设“四本”院校[合集五篇]

第一篇:赵志群: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绝非建设“四本”院校赵志群: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绝非建设“四本”院校

2014-05-07光明日报职业教育观察

编者按。今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探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措施,要求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从根本上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此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里,我们编发赵志群教授的文章,旨在引导职教界广泛深入地理解和研究这一重要命题。

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探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教育研究者欢呼“职业教育春天”的到来,因为职业教育不再是一条断头路,未来的职业教育不仅会有本科生,而且还会有研究生,职业教育的低位和吸引力将会大大提高;过去只能招到“差生”(仅指学科成绩)的中等职业学校,希望通过“3+4中职本科贯通”学制来改善目前招生的窘境;一些就业不好,与地方经济发展严重脱节的本科高校可能有了新的发展机会;而追求高学历的家长们,也感到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终于有了上本科的机会。

单纯的教育模式调整

不会满足产业需要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欢欣鼓舞。首先,这项措施直接涉及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很多在观望,他们并不一定明确如何创办高质量的应用技术型高校,这绝对不是发表一个声明那么简单。有些谨慎的学者开始担心,这是否再一次引发本科教育的扩张,因为目前我国一些本科学校的教学质量已经广为诟病,其毕业生就业状况很不乐观。

即便是在最发达的工业化社会中,推行“全民大学生”(collegeforall)教育政策的国家也一直被高结构性失业率问题所困扰。根据oecd的统计,加拿大和美国就业人口中接受过本科教育的分别占到47%和38%,但是能找到相应工作的仅占22%和18%。也就是说,大约有一半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

据美国一些地区的调查,出租汽车司机和超市收银员中本科毕业生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5%和25%。因此,传说中的我国很多移民到加拿大的高学历技术人员从事洗衣店等低技能工作就不足为怪了。

然而另一方面,近年全球竞争力和创新力连续排名第

一、失业率几乎倒数第一的国家瑞士,其接受过(相当于)本科教育人口的比例却始终维持在30%以下。欧洲另一个经济发展的明星国家德国的情况也大体如此。这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

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状况,与(本科)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并没有必然联系,关键还是要看其内涵。

即便是与美国和加拿大相比,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江苏和北京等地的本科教育普及率也不算低,尽管我们的科技发展水平(需求方)与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全球竞争力排行榜中,我国“新技术的可用性”指标仅仅排在第107位,这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大问题不是量上的,而是质的和结构性问题,即大量本科毕业生满足不了经济技术发展的需要。如果通过简单的“中职本科贯通”学制改革,仅仅出现了一种新的“四本”的话,这样的改革意义很小,而且长远来看,这对解决我国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根本起不到积极作用。oecd发达国家的就业统计数据表明,单纯鼓励追求高学历的教育体系实际上是一个很糟糕的选择。仅仅通过由本科院校和中职学校共同合作办学,或者合作设计课程,是不可能完全培养出满足产业升级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单纯的学校教育模式已经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职业教育脱离实践的“顽疾”。

技能型人才面对更高要求


(未完,全文共7485字,当前显示142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