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大品牌为何不做羊奶制品

目前羊奶业发展蓬勃,各大羊奶品牌如雨后竹笋,大有一举抢占乳业市场之态势,在此情形下,蒙牛、伊利等各大牛奶品牌稳坐钓鱼台,对羊奶业不管不问,很多业内人士感言:随着羊奶加工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消费者观念的改变,羊奶产品也会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如果蒙牛、伊利等各大牛奶品牌继续忽视对羊奶的有效利用,那么必将丧失一个成为行业领跑者的机会。

那么,为什么蒙牛、伊利等各大牛奶品牌还未涉足羊奶业。蒙牛、伊利等各大牛奶品牌会怎样应对羊奶业的后起之秀呢。羊奶品牌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下面我将对这些问题表明一下自己的观点,如果能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则足慰我心。

一、解读蒙牛、伊利等各大品牌为何不涉足羊奶业观点一:羊奶和牛奶是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竞争

羊奶虽有迅猛的发展势头,但始终还没有形成气候,如果此时蒙牛、伊利等各大强势品牌加入,对羊奶业来说可以说是如鱼得水,然而对牛奶业来说就是助纣为虐,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虽然不能说牛奶业品牌们将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山拱手让人,但也会大大削弱牛奶的市场份额。

大家都知道,蒙牛、伊利是中国牛奶行业的绝对领导品牌,其市场、养殖资源、资金、品牌形象等已全部被“牛”套牢,如果“弃牛逐羊”,就会大大削弱自己在牛奶业的竞争实力,操作不好,就会有丧失行业领导地位的危险。

蒙牛、伊利等各大品牌已经骑“牛”难下。观点二。自然条件不允许

一头奶牛的日产奶量在20公斤左右,一头羊的日产奶量在5公斤左右,而两者原奶的价格相差不是很大,在奶源成本上,羊奶不占优势。另外,奶羊自身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殊性——奶羊不能集中饲养,所以企业不能规模化、产业化地发展奶羊养殖;还有,羊奶产量高峰期是在春夏季,正是消费淡季;牛奶产量高峰期在冬季,正是消费旺季,因此蒙牛、伊利不会花大力气在管理成本这么高的奶羊的养殖上,他们的养牛客户也不会。

观点三:市场规律不允许

蒙牛、伊利都是以液态奶生产为主的大型企业。牛奶的总体生产成本相对羊奶的要低很多,价格有梯队差异,两者在目标消费群体上的冲突也较小。

蒙牛、伊利等各大品牌投入羊奶,无异于弃大逐小,并且与自己的优势相抵触,也可以说他们不屑于涉足羊奶行业。

君不见可口可乐从不理会并跟随七喜汽水的“绝非可乐”策略。

二、解读蒙牛、伊利等各大牛奶品牌会如何应对羊奶的冲击观点一:利用资金优势加大宣传引导消费

蒙牛、伊利等牛奶品牌因为实力雄厚、资格老,市场体系完善,他们利用实力优势,加大广告投放力度,开发新的消费概念,引导消费取向,实现从目标消费者层面和消费文化层面对羊奶的封杀是最有可能用到的竞争策略。

观点二:走开发功能性牛奶之路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度提高,富硒牛奶、添加了各种维生素的多营养牛奶、促进睡眠的舒睡奶、有瘦身作用的纤体奶、针对糖尿病和动脉硬化患者的富含cla(共轭亚油酸)的优质功能牛奶等功能性牛奶大行其道,利用功能性牛奶弱化羊奶的优势也是牛奶业极有可能采取的一种竞争策略。

观点三:利用价格优势和品牌优势实现对羊奶的封杀

牛奶行业的产业链已经成熟,牛奶产品的生产成本优势让羊奶制品在大流通之路上走的异常艰难,蒙牛、伊利等各大品牌牛奶的品牌优势又让羊奶品牌无法望其项背,因此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牛奶品牌利用其价格和品牌优势对羊奶品牌进行围、追、堵、截势在必行。

观点四:涉足羊奶生产,再创品牌,对羊奶品牌进行重点打击

我们并不排除各大牛奶品牌利用“借力打力”策略,以掌握乳业控制权。牛奶行业各大品牌“家大业大”,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利用自身实力优势,或控股或组织生产等,再创品牌或进行品牌价值再造等,对羊奶品牌重点打击。

三、解读羊奶品牌的出路


(未完,全文共10963字,当前显示149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