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镌刻在锦绣大地上-农业综合开发讲话5篇

第一篇:镌刻在锦绣大地上-农业综合开发讲话镌刻在锦绣大地上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王建国谈今后农业综合开发创新突破和过去取得

的经验成就

以推进现代农业为目标谋划长远发展

王建国主任说,改革开放30年是历程碑,也是新起点。今后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要始终把建设现代农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大力完善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政策和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持续改善农业生产设施和条件,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项目区农民增收创造更多条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也是实施农业综合开发20周年。20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历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农业综合开发今天取得的巨大成果。回顾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历程,虽然我们为取得的成绩而自豪和欣慰,但也深感今后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任重道远。谈起农业综合开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王建国对今后工作有许多创新思路。

王建国主任说,目前国家农发办正在组织学习和讨论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边学习边思考,进一步理清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思路,牢牢把握工作重点。从总体上看,今后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一定要按照《决定》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目标,来思考和谋划农业综合开发的长远发展。

始终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首要任务

在应对当前发生的世界金融危机中,我们国家之所以显得比较从容,一个重要原因是粮食连续五年丰收,“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这让我们更加坚定,在财政支农投入中,农业综合开发是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关系最紧密、作用最直接的一项投入,不管任何时候都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绷紧。今后,农业综合开发要全力落实《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在存量资金继续向粮食主产区倾斜的基础上,每年要将中央财政新增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大部分用于粮食主产区,不断加大对主产区的投入力度,支持其打造粮食生产核心产区,不断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步伐,改善农业生产设施和条件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根本措施,就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现有耕地、水源进行改造,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长期以来,农业综合开发致力于中低产田改造和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抓住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农业综合开发是改造中低产田的主角,越来越被领导肯定和社会认可。

今后,农业综合开发要千方百计增加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扩大中低产田改造规模,提高中低产田改造投资标准,坚持土地集中连片治理,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努力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增效高标准基本农田,增加农民的土地收益,同时也为有条件地方的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继续选择改造中低产田急需、投入少、见效快的中型灌区,加快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有效改善项目区的灌溉水源条件,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有力保障。有了高标准农田和良好的灌溉条件,才能真正做到“藏粮于田”,才能对粮食作物种植或其他农产品作物种植进行有效调节,才能实现我国粮食供求的紧平衡。

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这些年,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扶持农业产业化项目,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中做了大量工作。从国家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看,农业综合开发也占了大头。但目前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产业化项目总的看还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合力。


(未完,全文共33237字,当前显示142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