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盘锦市航模协会

尊敬的学校领导,老师,六中学生会:

您们好。

为了丰富六中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六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六中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我谨代表六中热爱模型的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恳请学校领导批准成立六中模型社。模型作为一种运动,其宗旨在于培养运动者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无论是静态模型还是动态模型的制作,都是一个陶冶情操,磨炼意志的过程。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无论是面对当下的学习任务,还是面对明日的工作职业,拥有端正的态度和能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都是很重要的。一款模型,少则数十个零件,多则上千个零件,若想把这些细小的零件组合成一件完美的作品,没有耐心、恒心和信心,是绝对完不成的。模型是需要一个制作者倾注精力和时间完成的艺术品,因而制作就是一个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为了完成一款模型,制作者必须面对众多的零件,繁琐的工序,甚至是全英文而且难理解的说明。而完成一件模型作品后的成就感则是不言而喻的。久而久之,在模型制作中所形成的,包括专注、仔细等良好习惯,就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所帮助,甚至终生受益。

模型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艺术。在模型的制作和欣赏中,学生就会培养出很高的审美能力。在对模型作品进行上色涂装的过程中,这种能力犹能得到体现。艺术源自生活。为了使作品趋向完美,学生便会主动观察生活,关注细节。这正是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也是新时代的中

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力。

模型艺术家张鸿铨先生曾出过一本书,书名是《用模型对话历史》。我认为,模型正是一种学习历史,对话历史的手段,而这也是模型制作中的乐趣之一。比例(基础)模型制作的真实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制作者对模型本身的历史还原程度。任何一件模型作品,如果脱离了其实物所在时代的特征,那么这款作品就失去了它的观赏价值。因而制作者在制作过程中,就要进行必要的考证。考证的根本目的是避免制作中出现常识性的历史错误,所以考证就是学习、对话历史的过程。而模型制作本身的一些技法的运用更是涉及了物理、化学、数学等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模型的制作既是人文知识的积累,又是数理知识的运用,可谓一举多

得。

自从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以后,模型产业便在欧洲蓬勃发展起来,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官方数据显示,德国2004年仅模型等玩具出口,总额就达到了55亿欧元。而模型真正意义上登陆中国,却只是在上个世纪中期。但在当时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在那个社会主义才刚刚确立的年代,在那个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依然威胁着新中国的年代,模型,也只能在部队的陈列馆里,在工厂的车间里出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的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的物质生活日渐充裕,精神上的追求也不断提高,模型在中国,才真正走上商业化的道路。模型产业在中国的发展,也正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一个侧影。

然而,纵使中国的模型品牌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但在国内,人们对模型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少儿益智类玩具”这一阶段。实际上,在欧洲,模型是中学,甚至小学学生必修的科目。正因为如此,在国内所说的“比例模型”,在国外是被称为“基础模型”的。虽然现在,科协每年都会组织航模赛事,虽然通用技术业已成为高二选修的内容,但模型的

发展,从时间角度上说,依然任重道远。


(未完,全文共10530字,当前显示131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