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04-1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推动文化认同、文化记忆和活态文化传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乳源是集石灰岩山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以及美国、法国等欧美过山瑶的祖居地,被誉为“世界过山瑶之乡”,文化底蕴厚重,民族文化遗产丰富。近年来,该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采取多项有效措施,成效显著。

一是树立“抓文化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该县积极转变思维,解放思想,将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到新的高度,化被动为主动,通过深化传承与保护的对接,将项目的传承保护与带动经济产出结合起来,突出资源优势,打破资金瓶颈,使申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拜盘王》、《瑶族刺绣》列入国家级名录,《乳源瑶歌》、《乳源瑶族传统医药》、《乳源过山瑶服饰》列入省、市级名录。

二是建立健全传承和保护机制。建立健全非遗联席会议机制,成立瑶绣研究所、瑶绣协会等,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五纳入”,使非遗传承有机构、有组织、有保障。将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与人们生活无缝联接起来,关爱项目传承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实现瑶绣、瑶歌校园教学常规化,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面扩展到最大,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关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积极性。

三是强化民族文化交流和研究。邀请苏绣工艺大师顾金珍在乳源设立工作室,开设瑶绣培训班;组织瑶族绣娘赴广州学习粤绣技法,加快刺绣技艺提升;举办瑶绣艺术节,邀请省内外绣娘进行技艺比拼,交流、学习刺绣技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撰出版了《瑶绣》、《拜盘王》、《乳源瑶族山歌选编》、《过山瑶的乡源》等30多册书籍,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文字材料。

四是着力打造文化产业基地。突出瑶绣、瑶歌、瑶舞的品牌引领作用,着力张扬传统节庆文化,延伸并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出的经济产出,使其反馈并促进新的传承与保护,实现良性循环。通过积极的示范引领和交流展示,引进广州番禺壹雅工艺、中山博爱名城、深圳福德公司等企业,从事瑶族节庆文化、瑶绣工艺、瑶族服饰等产品开发经营,积极打造集瑶绣文化研究、人才培训、工艺营销等于一体的瑶绣产业基地,带动3000多瑶族群众从事瑶绣生产经营。

五是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目前,瑶绣、瑶歌、瑶舞成为提升瑶族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的重要载体,瑶族“盘王节”、“十月朝”特色文化节庆成为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整合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纽带。瑶文化特质更加突出,“瑶绣”参展上海世博会、深圳文博会;“瑶歌”走入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该县民族艺术团成为广东省民族艺术团分团,并与乳源东阳光公司联合打造东阳光民族艺术团。2010年底,乳源荣获“中国瑶绣之都”称号。

第二篇: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受许多条件因素影响,我国原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出一条保护和传承这种鲜活的文化的道路。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未完,全文共10968字,当前显示136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