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高通为何认罚60亿

2015年03月04日来源:法治周末

是什么让高通“认罚”60亿

对高通来说,付出一定代价保留了原有的商业模式,其所得大于所失,该处罚结果高通也是满意的

虽处罚结果已经公布数日,并且高通已按期缴纳罚款,但高通反垄断案仍在持续发酵。春节前,手机芯片巨头美国高通公司宣布与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就反垄断案达成解决方案,以高通支付60.88亿人民币(基于当前汇率约9.75亿美元)罚款,并进行业务整改为代价,结束了中国对其持续近15个月的反垄断调查。

发改委表示,经调查取证和分析论证,高通公司在cdma、wcdma、lte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市场和基带芯片市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反垄断调查过程中,高通公司能够配合调查,并主动提出了一揽子整改措施,包括对在我国境内销售的手机,由整机售价收取专利费改成收取整机售价65%的专利许可费、不再要求我国手机生产企业将专利进行免费反向许可等,并获得了发改委的批准。

众所周知,在中高端芯片市场,高通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占有绝对优势。这么一个全球芯片巨头,为何在此次反垄断调查中愿意服软,并对处罚结果表示高兴。高通被处罚,对中兴、华为等持有不菲专利的国内手机厂商是否真的有利。小米、魅族等专利数量较少厂商,对高通这顶“专利保护伞”是否真的会消失。

高通为何服软

尽管被判定反垄断事实存在,并被处以高通公司史上最大、也是中国反垄断案件的最大罚单,高通仍然表示非常高兴,不会挑战发改委的决定,并积极缴纳了罚款。

其实,自2013年11月发改委启动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后,除了同年12月份高通否认了发改委的指控以及2014年5月向发改委抛出一份认定高通无罪的报告外,在整个调查期间,高通一直非常配合发改委的调查。

如此强势的高通,为何愿意服软。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认为,高通是否凭借垄断地位榨取垄断利润,所有与高通合作的厂商都心知肚明。另外,高通表示将按类似于世界其他地区的费率向中国手机厂商收取专利授权费用,这也认可了之前垄断行为的存在。

从发改委公布的信息来看,高通公司收取不公平的高价专利许可费、搭售非无线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在基带芯片销售中附加不合理条件等行为,确实违反了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

通信专家闫跃龙也向法治周末记者分析说。“首先,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对高通非常重要,并且态度强势对高通来说也是不明智的;其次,本次处罚对高通来说是没有什么坏处的,是高通能够接受的。”

据了解,高通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机芯片厂商,但是专利授权收入是高通重要的营收来源。在调查期间,一些中国手机厂商暂停支付专利费用,或是少缴了专利授权费,影响了高通的专利授权收入。

在处罚结果出来后,高通公司ceo史蒂夫·莫伦科夫也说:“我们很高兴这一解决方案消除了我们在中国业务上的不确定性。”

另外,根据手机中国联盟估算,高通在中国市场的专利授权费用每年会少收入2至3亿美元。而根据前不久高通发布的财报,2014财年高通营业收入264.9亿美元,营业利润75.5亿美元,净利润79.9亿美元。可见,2至3亿美元的损失对高通影响并不大。

中国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秘书长邹学勇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发改委对高通的最终处罚结果来看,相当于让高通对自己做了一个辩护,付出近1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65%的折扣等,这些只是表面上的一个妥协,并没有打破高通在芯片市场的垄断地位,对高通的影响十分有限。


(未完,全文共18901字,当前显示144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