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七律(1)

第一篇:七律(1)《七律.长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开江县实验小学

何英

一、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以“走近毛泽东”为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主席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学情分析

从教材内容来看,本课相对于当代的孩子,应该来说离得比较遥远了。特别是学习人教版的孩子们,翻阅一到五年级的教材,没有任何与长征有关的故事内容(应该有吧。《永远的丰碑》《金色的鱼钩》好像都是吧。),所以,要如何让学生在课前能更多更好地对长征有一个较好的理解,是上好这堂课的关键所在。从文学体裁来分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学生新接触的一种新文体,所以,这就必须先让孩子们对这种文体有所了解。

三、教学目标

1.认识“礡、丸、岷”三个字,会写“丸、崖、岷”三个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

2.了解本课的写作背景,把握其主要内容;了解律诗的特点,明确本文的结构;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律诗内容的把握;

教学难点。律诗的结构及特点。

四、教法学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五、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课件;

2.阅读老师提供的阅读资料;自己收集长征的相关资料

六、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七、教学思路

八、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出示毛泽东照片,导语。你认识画面上这个人吗。说说你心目中的毛主席是怎样的。(学生谈毛主席)

2.教师小结。是的,他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毛泽东主席。本单元,我们就一起走近他,了解他,感受他那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吧。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七律.长征》。(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解题,简介背景

1.导语。看着这首诗的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2.简介七律。七律是一种诗歌体裁形式,就是七言律诗。每首八行,每句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一共四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偶句要押韵,三四五六行要对偶,必须一韵到底。(教师一边

解说,一边出示有标注的《七律.长征》)

3.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长征的资料

4.教师介绍长征资料。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长征途中,1935年4月,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党中央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在已撤销省的建制)、甘肃、陕西等11个省。(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在整个长征途中,红一方面军在毛主席指挥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苦,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第

二、第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和,长征胜利结束。(这段资料,课前打印发给学生。)

这首诗就是1935年9月28日,毛主席在红一方面军即将结束长征时,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即兴朗诵出来的。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播放诗歌朗诵《七律.长征》)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提示

(1)自读诗歌,(正确地读的标准);


(未完,全文共10955字,当前显示148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