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况调查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脏内科三病区710032

【摘要】

目的:通过对临床医护人员在进行临床护理诊疗工作时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寻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从而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在进行诊疗操作时手卫生依从性及合格率,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用方便抽样法,在西京医院某个病区内,以病区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实习同学、护工)作为调查对象,每病区随机抽取医生5人,护士10人、实习生5人、护工2人,共调查22名医护人员。由受过专职培训的手卫生观察员按照统一的方法,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现场观察医护人员各项操作时洗手与手消毒的执行情况,并做好记录。结果:本次共调查人员22人,手卫生依从率为82%。不同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同,其中医生80%,护士95%,实习生80%,护工40%。结论: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接受的教育及科室培训有关,由于医院感染科每年有专职人员定期下科室指导,科室不定时培训及考核,护士通过临床实践,洗手意识不断强化,故护士手卫生依从率高于其他医护人员,而医生、实习同学、护工因为不断更换,接受培训较少,手卫生意识较差。

【关键词】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预览中看不见即可):

1.绪论

1.1背景及意义

手卫生(handhygiene)是指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其中洗手(handwashing)是指医务人员使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antiseptichandrubbing)指医务人员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而外科手消毒(surgicalhandantisepsis)则为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手卫生研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46年,奥地利产科医生ignazsemmelweis在工作中发现,使用氯石灰溶液清洗双手后接生,产妇的产褥热病死率由10%左右下降至1.3%,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并由此打开了关于医务人员手卫生研究的闸门。20世纪80年代是医院手卫生概念发展的里程碑。1980年,美国出版了《国家手卫生指南(第1版)》。1985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cdc)根据国内需求颁布了《医院环境控制与手清洁指南》。1995年,其感染控制和流行病协会(associationforprofessionalsinfectioncontrolandepidemiology,apic)发表《医疗机构手清洗与消毒指南》。2002年,《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由cdc再次颁布。2003年以前,我国的手卫生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当年sars的爆发流行,暴露出我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手卫生的执行)。此后,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广大医务人员也认识到手卫生对患者安全和医务人员自身安全的重要意义。2009年4月1日,卫生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313-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该规范从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规范》主要从手卫生基本要求、设施、方法、效果监测等方面给予指导。


(未完,全文共7750字,当前显示137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