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王铁在试验区建设总结表彰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过去的一年,是我们农村改革试验区八项改革纵深推进、六场硬仗强力攻坚的一年,是各路英贤八仙过海、大显神通的一年,也是大家付出最多、干得最实、收获最大、成效最好的一年。这一年,我们按照“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突出机制创新,激发内在活力;突出群众主体,尊重首创精神;突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突出先行先试,坚持示范引领,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创造了新经验,产生了新影响,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层干群在改革试验的实践中,有许多感悟,他们有许多鲜活的语言,如“流转田,好分钱;流转田,种大田;流转田,好挣钱”;“入股入社好,分钱分红忙”;“发家致富不用愁,养鸭一年盖大楼”;“一事一议合民意,奖补支持补士气”,等等。这些生动朴实的语言真切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试验区的真实感受,反映了改革试验带来的深刻变化。

按照去年年初的工作部署,年前由市级领导干部带队组成考评组,对过去一年的农村改革试验工作进行了全面认真地考评,今天我们对评出的各个方面的先进典型进行了表彰。每个县区,每个管理区、开发区,都得了奖,虽然有等次之分,但差别都不大,可以说各县区的成绩都很显著。希望同志们继续保持这种昂扬的斗志、改革的激情、创新的勇气,不断把试验区建设推向深入,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真正当好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试验田。刚才,郭瑞民市长就农村工作作了一个很全面、很具体、很务实的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关于试验区建设,我们前年狠抓了“六项突破”,去年大打了“六场硬仗”,今年总的要求是“六个放大提升”,具体来说,就是:放大规模流转效应,提升土地经营水平;放大资产确权效应,提升盘活资金水平;放大农保扩面效应,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放大专业合作效应,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放大华英富民效应,提升特色产业水平;放大新村示范效应,提升城乡一体水平。我们就是要在这些方面坚持搞下去,再上台阶、再提水平,真正把改革试验有条不紊、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抓下去。

一、放大规模流转效应,提升土地经营水平

目前我市耕地流转已达402万亩,林地流转404万亩,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土地流转规模化。有66个村实现了整村流转,形成千亩以上经营大户808户,建成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1200个。固始县有32个村整村流转,全县耕地流转总面积达到81万亩;新县整合项目资金,建成千亩以上土地流转精品示范园10个,面积3.2万亩。二是土地流转产业化。流转的耕地上都有产业,大幅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像淮滨县的猫爪草每亩纯收入达到8000元;商城县的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达到750公斤;息县的牛蒡保健茶每亩纯收入1.5万元,流转土地的农民在种植园务工,平均每月收入1500元左右。过去这些人都是在家看门、留守的,现在除了土地上有每亩500—600元左右的收益,还有劳务性收入,这是很了不起的,在自己家门前务工,在自己的田里干活还能再挣钱。三是土地流转规范化。全市已发展“土地银行”240家,建立土地流转中心197个,土地流转的机制基本形成,流转程序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可以说好处多多,对流转的农民而言,至少可以获得两项收入,一项是土地流转的收入,平均在500元左右,各种补贴大体上100元,两项加起来有500—600元左右,如果农民自己种田,每亩也就是500元左右的纯收入;另一项是土地流转后,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可以务工或从事


(未完,全文共34895字,当前显示141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