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论实干精神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习的归宿在于实践。

◎现实生活当中,与实干相悖的空谈之风依然存在。

◎要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善谋事、真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不出事上。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习的归宿在于实践。马克思曾说过:“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这已是被大量事实和历史经验所证明的道理。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在这样的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埋头苦干,真抓实干。

毋庸讳言,在现实生活当中,与实干相悖的空谈这一顽症,在一些地区、一些部门,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身上依然存在,而且久治不愈。这种坏风气使许多工作到不了位,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不到落实。其表现:一是文山会海,坐而论道。以会议贯彻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对上级的指示,干劲在会上、措施在纸上、行动在嘴上。二是玩虚弄假,报喜藏忧。把成绩说得大大的,把问题说得小小的,把想做的说成已做的,把别人做的说成自己做的,热衷于搞路边工程、献礼工程、形象工程、应景工程,表面风风光光,实则劳民伤财。三是欺上瞒下,投机钻营。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唱功”好“做功”差,“轻功”好“腿功”差,“演功”好“实功”差。四是脱离群众,营私舞弊。口头上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行动上却高高在上,官气十足;要求下级和群众执行政策规定,自己却利用职权走后门、拉关系,贪污受贿,谋取私利。五是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思想不解放,工作难创新,有了精神等指示,有了指示等经验,有了经验等办法,抓工作不讲效率,抓落实“上下一般粗”,思路跟不上,经验学不来,工作推不动。

空谈之风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一是立场不坚定,理想信念动摇,革命意志衰退二是个人主义作怪,功利主义滋长,归根到底还是个世界观问题三是工作怕艰苦,既不愿动脑筋想问题,又不愿深入实际解决问题四是体制机制不完善,缺乏监督与惩罚机制,助长了空谈者的“谈兴”,抑制了实干的热情

我们党长期以来大力提倡真抓实干,力戒空谈。毛泽东同志号召“实事求是、力戒空谈”;邓小平同志强调“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江泽民同志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胡锦涛同志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所有这些,其核心就是“实干”。实干是成事之道、发展之基。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就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增强实干意识,靠实干立身,凭实绩进步,把心思花在谋改革上,把劲头使在搞建设上,把精力用在促发展上,把权力放在惠民生上,做到在思想上想干事,在能力上会干事,在履职上善谋事,在效能上干成事,在用权上不出事。


(未完,全文共17654字,当前显示116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