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干部履历造假不绝,谁之过?

第一篇。干部履历造假不绝,谁之过。干部履历造假污染“政治生态”

原创于:2015-03-2316:36:39

履历造假、违反人事提拔程序、拉票、瞒报家属移居海外实情„„所有这些终究没有逃过组织部门的严格审查。记者从辽宁省委组织部了解到,辽宁省最近对6起违反干部人事纪律的案件给予严肃查处。(3月21日人民网)近来,全党各级组织部门一直都在对干部人事档案分级、分批展开系统专项审核,各级别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人员档案均将纳入审核范围,这样的举措,表明了党中央有信心、有决心,向干部人事档案造假乱象“亮剑”。

干部履历造假,一直以来都是党中央所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民众茶余饭后所热议的一个话题。这些年来,少数干部通过非正常的手段以及非正常的渠道,将自己的履历材料进行“洗白”,进行“加工”,从而达到他们理想的目的,看似一个“整容变美”的过程,实则是对自己身份又一次的“隐藏”,这样的做法违背了道德的规律,触碰了法律的底线,最重要的是还污染了我们和谐安宁的“政治生态”。

就在去年,中纪委公布的2014年中央巡视组两轮巡视整改情况中,巡视涉及的20个省份中就有15个省份的整改通报提及整治干部履历造假的问题,其中河北还处理了11名身份造假的干部。如此看来,这样的数据确实让我们感到不安,干部履历造假的背后,到底有多大的利益驱使。此前轰动一时的河北石家庄“骗官书记”王亚丽,档案中除性别是真的外,姓名、年龄、履历均是假的,其档案中的90多枚公章,有三分之一以上也是假的。

“年龄越填越小、工龄越填越早、学历越填越高、身份越造越假”这正是民众对干部履历造假现象的调侃。不难看出,民众的这些调侃一针见血。那究其原因何在呢。时下,随着组织部门对干部选拔任用程序的完善,年龄、学历、工作经历等多方面都有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要求,有些条件不够的年轻干部为了“占位子”、“争帽子”,冒着被暴露和查处的风险,依然将“洗履历”当成火线上位的“临门一脚”,这样的“上位”手段,怎能不被民众所唾弃。

同时,对于履历造假现象,我们还应关注那些“久坐钓鱼台”的老干部,他们被称之为政坛“常青树”,这些老干部有的处在一定的位置上,有的掌握着一定的利益实体,总而言之,他们都是为了他们的“权”和“利”不撒手。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一名干部今年57岁,明年就变成了56岁,也许这些干部是吃了神话世界里的“长生丹”、“不老丸”,使之变得更加“年轻”,他们不想退休,也害怕退休,看似“崇高无尚”的觉悟,不过是“得名得利”的私心,这样不仅没有起到“老同志”的带头作用,反而加重了我们“政治生态”的污染。

干部履历是记载干部基本信息、政治思想、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等内容的重要文件材料,是历史、全面地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我国《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自1990年修订以来,就再没有进行过相关的完善,有的也只是各级各部门自己出台的一些政策和条例,那么干部履历造假现象的发生是我们制度的“老化”,还是少数干部思想的“老化”呢。

谁是履历造假的利益受益者,谁又是造假者的同谋,谁又是推波助澜者,加大对这些人惩处力度和问责,才能从根本上杜绝造假利益链条。才能杜绝干部履历造假现象的发生,才能一步绿化我们的“政治生态”。(孙梓鸿)

第二篇:档案造假,干部履历可以见见阳光履历造假,档案室需要见见阳光

临波静石

二月春风似剪刀,打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门。


(未完,全文共7479字,当前显示140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