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影响基层干部事业心责任感的客观因素及相应对策

习主席在十八大提出了“能打胜仗”的强军目标,而能打胜仗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军队的基层干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因为基层干部是军队建设和管理的中坚力量,是各项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者。只有具备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才会有饱满的工作热情、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和大胆创新的开拓意识,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基层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如何,直接关系到部队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关系到部队建设的质量和战斗力的提高。然而时下受来自外部社会和部队内部一些因素的影响,不少基层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受到了严峻挑战。究其根本,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客观因素。

一是领导岗位有限,发展空间小。笔者此前曾同不少本科军校的同学交流过,发现这个现象在基层部队普遍存在。营、连一级干部,往往在一个岗位上待很长时间,不管表现如何优异,都很难像条令条例上写的那样按时调职调衔。就拿笔者所在部队举个例子,营级主官往往不愿意主动转业,都希望能熬到副团;但团级岗位相对营级要少得多,大部分营级干部很难再进一步,于是就耗着到年限才转业;营级干部的长期任职则导致了连一级干部无法按时晋职。在这种体制背景下,基层干部的事业心难免会被慢慢消磨,导致激情消退。尤其是当得知其它部队尤其是机关单位的同级同学早已升迁时,巨大的心理落差更是会对其事业心和责任感产生不可忽略的消极影响。

二是部队装备落后,重要任务少。基层部队的战斗力,往往需要通过重要的军事任务来促进和体现。部队参加一次联合军演,对部队的武器装备改良、制度管理完善和战术战法提高等方面都是一次很好的机会。然而不少基层部队,在电子通信、机动运输和战斗武器等“硬件”设施上与其它兄弟单位存在明显的“代差”,使得训练方式陈旧,无法跟上打赢现代化战争的要求,因此也就难以领受重要的军事任务。而一旦缺少了任务牵引,部队装备的更新换代就会放缓,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在这种条件下,基层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难免会受到波及,感觉自己的连队得不到重视、被边缘化,从而打击了部队训练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是军地差距扩大,生存压力大。虽然我军近几年来多次提高工资标准,但军人的收入和社会平均水平还是存在不小差距;另外由于土地规划和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很多基层部队无法按照条例条令为符合条件的干部提供住房保障。这使得基层干部,尤其是部队驻地位于一线大城市的基层干部的生活压力非常大。他们领着比社会低的工资,却承受着和社会上一样的生活成本;而且他们大部分都是刚有家庭,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小孩要上学,家庭负担很重。巨大的生存压力迫使他们必须分出相当多的精力去考虑生计问题,因此难以做到全副身心地投入到部队的建设管理中去。

针对上述三个客观因素造成的问题,笔者提出三条相应对策。一是合理加快基层干部的流动。我军金字塔型的编制结构决定了不可能每一名军官都能晋职到理想的职别,大部分的基层干部要面临转业。对基本无法继续晋职的基层干部,上级领导机关首先应结合基层实际情况和干部个人意愿,合理地制定转业干部名单;其次对其做好思想工作,使其正确看待转业问题;最后要切实落实好转业政策,使转业干部能实现从部队到社会的安稳过渡。只有这部分干部能安心按时转业,部队才能为后来的干部提供充足岗位,满足其发展需要,使其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工作干劲。二是设法拓宽基层干部的视野。武器装备的“硬件升级”可遇不可求,但基层干部素质的“软件”却可自主提高。如果长期待在自己的部队缺乏与外界交流,基层干部很容易出现技能单


(未完,全文共12984字,当前显示145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