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官本位思想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影响

官本位思想是把做官当做人生最高目标,以官阶的高低来衡量人生价值的扭曲的社会心理。现在的官本位思想来自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而其他国家没有这样的历史和经历,导致官本位只有在中国根深蒂固。官本位思想严重腐化党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人格、操守和作风,导致上级的绝对领导,决策缺乏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同时造成中国公民参政意识薄弱,宿命意识严重。破除官本位思想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官本位思想的内涵

每个理论思想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官本位思想把做官作为根本出发点,是我国特有的思想,接下来就通过官本位思想的概念及特点来深入解读官本位思想。

(一)官本位思想的涵义

所谓“官本位”思想,就是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有了官位,就什么都有了,或者就是以官作为基本的价值尺度来衡量一个人的自身价值和社会地位。又可以称为官权本位,权本位,拜官主义,官权拜物教等。[1]官本位把官员作为社会的中心,这是与民本位截然对立的一种观念与意识。官本位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是封建腐朽思想的当代继承,是对现代以人为本观念的断然否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民主政治建设仍需进一步推进的重要体现。

官本位思想具有以下三点内涵。第一,公共权力的运行以“官”的利益和意志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官本位具有严格的上下层级制度,下级对上级唯命是从,上级对下级拥有绝对的权力。第三,以是否为官、官职大小、官阶高低为标尺,甚至以官阶级别来衡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

(二)官本位思想的特征

官本位思想是把做官当做最高目标的社会心理,它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首先,官本位思想是以“官”的意志为转移的利益特权。作为一种意识层面的现象,[1]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载《人民日报》,2010年10月8日。

1

“官本位”也反映了一定阶层的利益需求。有的领导干部把人民赋予的职权以及自己的地位、影响和工作条件视为既得利益,他们不是用这些职权和条件来为人民更好地服务,而是把从政看成是谋取个人或小集团利益的工具,绞尽脑汁地追逐对公共资源利用的特权,谋取个人的利益。有些领导干部面对利益抉择时,把自己的小团体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抛在了脑后。这种特权思想,都是官本位思想的深层次驱动因素。

其次,官本位思想是“唯上是从”的制度安排。官本位意识在现实中也有制度支撑,主要表现在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我国的很多地方政府中,上下级之间不是双向互动运行的工作关系,而是下级以上级马首是瞻,下级官员不质疑上级制定的政策是否正确,只负责执行,上下级之间也没有合理的交流和沟通。在这种单一行政体制下,是非对错的评判标准不是实践,不是是否有利于民众,而是官阶的大小。官员的意见成了判断正误、善恶的唯一标准,并且官员的级别越高说的话就越正确,对下级官员说来,对上级官员负责就是他们唯一的宗旨。

再次,官本位是以“官”为本的价值取向。部分领导干部以仕途作为个人事业的选择导向,一切服从官级地位,一切为了做官和升官,把“做官”看作人生最高价值追求,把“升官”作为事业有成的唯一途径。他们为了个人的升迁,想尽一切办法,用尽所有手段,甚至伤害他人的利益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等他们实现了为官升官的目标,他们就开始为了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最大限度的贪污和剥夺人民的利益。


(未完,全文共29579字,当前显示140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