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社区公共服务研究报告25

通过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研究,我们需要在理论上拨乱反正的基础上,重新考虑发育社区公共服务的基本政策,研究其组织发展政策、组织协作与协调政策、融资政策、绩效考核政策,以形成一种社区内部的激励机制,达到鼓励社区公共服务经济向产业方向发育,努力使得社区居民从公共服务消费中的个人所获最大限度地接近他们的不同需求,取得尽可能高的公共服务产业的社会效率和经济效率。

(三)重构中国社区公共服务的首要问题在于组织创新

1、组织创新的必要性

(1)从社区服务现状分析以公共服务产业的理论,观照中国目前的社区服务供给问题,可以从社区组织方面,找出其行政化和商业化倾向严重的原因。

按照公共服务产业的理论,中国的街道办事处是唯一的社区公共服务集体消费单位,社区服务中心是主要的社区公共服务生产单位,此外,社区卫生站、社区保障中心、职业介绍中心也是生产单位。但是,这些生产单位全部隶属街道办事处,几乎可以算作街道办事处里的一个部门,没有独立性或只有相对独立性。因此,他们不能算作中国社区内的独立的生产单位,街道办事处其实是集社区公共服务的集体消费单位与生产单位于一体的排他式的垄断者。

广州逢源街道社区之所以出现多样化的社区公共服务的繁荣景象,从组织角度看,一是突破了街道办事处一统天下的体制桎梏,广州文昌慈善会与街道办事处形成了共同提供社区公共服务的局面,也成为该社区的一个综合性集体消费单位;二是社区内有20多个独立的居民自组织的社区小社团,他们除了在资金上要向慈善会申请,从而接受慈善会的监督之外,可以独立地招俫会员、组织活动,所以出现了大量提供和生产单项社区公共服务的集集体消费单位功能与生产单位功能于一身的组织。

上海罗山会馆从功能看已经属于社区的一个集体消费单位,它不仅与其他的集体消费单位例如社会发展局支持的999救助中心、街道卫生站的生殖服务中心结成了协作生产的关系,而且还拥有一些完全独立的生产单位作为合作伙伴,例如罗山敬老院、各个志愿服务队等,形成了一个公共服务提供和生产单位多中心的产业秩序。

可见,搞好社区公共服务,这种多中心的产业秩序是必不可少的。而造就这种秩序的关键是发育社区组织。但是这个社区组织不是指现有的社区内的准政府组织、新事业单位或官办社团,而是可以作为社区公共服务集体消费单位与生产单位的独立的社区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现行的社区组织大都与现有体制同质,处于传统行政体制系统等级网络的某个位置,所以基本上没有脱离以一体化的行政命令结构组织社区公共服务的旧框架,与我们所要建树的排他性、非垄断性的混合型的社区公共服务产业的方向相悖。

(2)从强化公共意识分析

近年来,中国的社区服务商业化倾向之所以相当严重,究其缘由,与中国社会文化中缺乏公共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文化中公共理念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对于“公”的解释,是“天下为公”,“治国齐家平天下”,“天下”就是国家的天下,而不是百性的天下,“家”与“国”两者之间,“国”的治理要摆在首位,有了“国”的治理,就能“齐家”和“平天下”。可见,“国”与“家”与“天下”是联体的,属于一个中心的一套系统思维。如此排斥国家以外的社会,与“私人”相对的社会的“公共”概念自然没有产生的土壤。难怪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出现过独立的民间的社会组织,更不可能像西方资本主义早期那样,出现由社会慈善组织而不是由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时期。

由此,中国的社会发育,不是走向强化“国”的道路,就是强化“家”的道路,即不是私人利益就是国家利益,不是商业化就是行政化。

这为我们重新构建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未完,全文共12899字,当前显示147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