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如何处置公共危机

如何处置公共危机公共危机是指一系列中止和平进程和瓦解正常经济生活秩序的事件。公共危机具有公共性、突发性、紧急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等特点。处置公共危机首要的任务是:在紧急状态下建立秩序,稳定公众,维持经济社会系统正常运转。在危机管理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好四个原则。一是时间性原则。公共危机具有巨大的破坏性和高度的不确定性,因此危机发生后,政府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动员力量,组织资源,维持秩序,避免危机一系列负面现象发生。二是效率性原则。公共危机具有蔓延性,如有半点懈怠和迟疑,公共危机有可能迅速向相关领域扩散,引发更大的破坏,造成更大的影响,因此处置公共危机必须快速反应,迅速组织动员力量,控制局面,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害。三是协同性原则。公共危机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卫生、交通、公安等众多部门协同配合,整合资源,统一指挥,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在减少损失。四是科学性原则。主要是针对由于工业技术而引起的灾害和因自然灾害引起的危机事件。处置这类危机,应稳妥处置,坚持科学性原则,尊重和听取相关专家的意见,按照技术操作规程,科学、有序、稳定地解决危机事件。

第二篇:危机处置危机处置,“迅速表态”之后面面观

山体滑坡、矿难瞒报、塑化剂、速生鸡……一起起牵动老百姓“神经”的热点事件,事故责任追究渐无音讯,事件调查雾里看花。

在网络资讯发达的今天,对于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多数地方选择“迅速表态”,然而这“迅速”的后面是否真的出于“给人民群众一个真诚负责任的交代”。事件突发:“热回应、冷调查”成套路

近期,一些地方对关注度高的热点事件及时回应、快速查处的举措赢得群众肯定。“表哥”杨达才、“房叔”蔡彬、“艳照门”主角等一批问题官员在跟踪爆料下遭到调查,其中,雷政富从不雅视频曝光到被免职和立案调查,前后仅用了63小时。

及时公布调查结果还为澄清突发事件真相起到推动作用。“兰州市长袁占亭戴名表”事件,甘肃省纪委调查证实:“网络所传缺乏有效证据”,网络热炒随后平息。然而,一些地方处理热点事件“表态多,后续跟进少;道歉多,问责整改少;调查多,真相公布少”的现象依然存在,公众关切的后续调查成为“半拉子工程”,事件调查结果难觅踪影。

部分“虎头蛇尾”的热点事件处置,一般有三种套路:

——“第一时间”回应,事件真相却“雾里看花”。“塑化剂”“毒胶囊”引发极大关注,然而时至今日,酒类中塑化剂的限量国家标准仍未出台,保障消费者安全依旧靠企业自律。部分企业用工业明胶生产“毒胶囊”,污染链到底有多长,流向了哪里,事件真相的调查也远未水落石出。

——号称“严肃查处”,调查结果却迟迟未见公布。山西长治发生的苯胺泄漏事故

已经过去半月,污染造成的严重后果波及3个省,污染损害至今没有确切评估,相关责任人的调查也没结果。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单增德因给情妇写离婚承诺书被相关部门调查,一个半月后,结果仍未公布。

——处置罔顾民意,事后道歉“一笔勾销”。未经遇难者家属签字同意,云南省镇雄县山体滑坡事故中的46名遇难者遗体就被火化。事后,当地政府“诚恳道歉”,县民政局及殡仪馆“书面检查”,责任追究还未启动。“速生鸡”事件,肯德基一份“道歉”能将监管部门职责缺位一笔勾销。

“„拖延‟被一些地方认定是应对热点事件的有效„偏方‟。”海南省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代红说,负面事件成为舆论热点后,调查取证需要时间,但能否真诚作出“解释说明”,考验的是一些部门的公信力。

有头无尾:拷问干部的执政情怀


(未完,全文共13637字,当前显示142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