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对中国政府处理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研究5篇

第一篇:对中国政府处理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研究对中国政府处理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研究

——以“非典”和“甲流”事件为例

一、导论

进入21世纪,我国经历了非典,甲流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而突发性公共事件由于其自身的突然性、普遍性、紧迫性等特点,导致其爆发时往往带来极大的破坏力,因此政府在突发性事件发生之后的处理方法和应急管理系统在整个事件中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政府在不同的时期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本研究着重于纵向比较中国政府在“非典”和“甲流”两次相似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中的处理过程,以此对比为例研究行政部门如何处理突发性事件。

二、基本概念界定

1、突发性事件

2006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对于“突发性事件”进行了有关定义。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⑴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⑵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⑶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⑷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另外根据美国危机管理专家查尔斯.f.赫尔曼(charlesf.hermann)和詹姆斯.a.鲁宾逊(jamesa.robin-son)的定义,对于管理来讲,危机事件具有三个方面基本要素:1)威胁主要利益或者造成严重后果;2)作出反应的时间有限;3)事出突然,具有意外性(charlesf.hermann,1972)。而我们研究的突发性事件是具有突发性和难以预测性的,其引发的危机将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在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各类危机事件中,公共卫生领域的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和负面影响位居前列,因此有必要研究分析政府是如何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从而对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产生、发展、处理等各个阶段提出建议。

2、公共卫生危机


(未完,全文共49431字,当前显示102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