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对文化核心价值的维护必须怀抱敬意与责任——从曲阜修造建耶教大教堂事件谈起(张新民)

第一篇:对文化核心价值的维护必须怀抱敬意与责任——从曲阜修造建耶教大教堂事件谈起(张新民)对文化核心价值的维护必须怀抱敬意与责任——从曲阜修造建耶教大教堂事件谈起(张新民)

张新民

作者简介。张新民,西历1950年11月出生,先世武进,祖籍滁州,现为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教授兼院长,贵州省儒学研究会会长、贵州省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阳明学刊》主编。长期从事中国历史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撰有《贵州地方志考稿》、《中华典籍与学术文化》等12种学术专著及古籍整理著述,并在《中国文化》、《民族研究》、《文献》、《中华文史论丛》、《佛学研究》、《汉学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黔灵丛书》、《阳明学研究丛书》、《中国文化书院学术文库》等大型丛书。

在曲阜孔庙毗邻地带修建哥特式的耶教大教堂一事,已引起社会各界热烈而广泛的讨论。不管从任何一个角度分析,我们都认为这并非一简单的行政抉择事件,而是极为重大的思想文化事件。从中正好可以思考如何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价值,如何真正树立自身文化的主体性和民族自信心,并以此为前提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价值,承认其他文明体系生存发展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果自己都不能“立”,不能“达”,又如何能让别人“立”,别人“达”。同样的道理,民族是文化维系起来的社会共同体,国家是价值凝聚起来的历史性存在,如果自己的文化价值都不能尊重,又如何能尊重别人的文化价值。

一、信仰世界不可欺辱

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都有其长期在历史文化中逐渐积累并形成的值得珍惜的价值,都有代表民族集体共同价值的符号系统或建筑象征物,都有可供世世代代的个人或群体寄托生命情感或价值理想的神圣性场地,都能以此为凭借表达共同的忠贞和相互认同的超越性精神。一般说来,代表民族文化核心价值的象征物都必须具有历史性、神圣性、庄严性和高贵性,往往能够激起民众发自内心的关爱精神和自豪热情,从而最大化地凝聚起社会生存和生活必不可少的情感或思想的资源,展示符合生命本质的人生要求与文化理想。因此,如果我们要尊重或礼敬一国民族所创造的伟大文明,就必须尊重他们世世代代所珍爱的价值。而尊重或礼敬他们世世代代所珍爱的价值,又必须尊重或礼敬能够代表该价值的符号象征物。反之,如果要伤害或践踏一国民族的道德情感,就必须先伤害或践踏能够寄托其道德情感和文化理想的建筑象征物。而伤害或践踏其建筑象征物,即意味着伤害或践踏其所珍爱的价值。更严重的是,伤害或践踏其所珍爱的价值,则意味着伤害或践踏一个民族所创造的伟大文明。所以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活动中,我们常常看到,为了表示相

互之间的诚意或尊重,往往会通过一定的庄严隆重的仪式活动,向对方已经符号化的建筑象征物——如献花圈、献花篮、奏乐、鸣炮等——施礼致敬。施礼致敬的对象当然不仅仅是符号化的建筑象征物,更重要的是建筑象征物背后所蕴涵着的民族文化价值,尤其是通过价值凝聚起来的民族情感和文明成就。


(未完,全文共7071字,当前显示128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