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三、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应对策略(一)建立危机预警系统1

第一篇:

三、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应对策略

(一)建立危机预警系统1三、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应对策略

大家知道,危机的预防只能减少或预防危机的发生,并不能完全阻止危机的发生。一旦危机发生,原有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被破坏,整个社会处于危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根据预防危机管理程序,立即进人危机处理状态,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危机,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如果措施不当,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会造成民众对政府信心的减弱甚至丧失,由此导致整个社会的动荡与不安。这就要求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危机管理的核心在于平时,在于预防,而不在于出现了危机之后力挽狂澜,出现了危机之后再去应对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做好危机的预测与预防工作,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在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至关重要。做好危机管理的预警工作,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一是)建立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特别是要利用高科技手段及时捕捉收集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处理,对危机管理做到心中有数。达到公开要求的风险信息应马上向公众预警,没有到达设定等级的风险继续追踪。比如:我们国家现在积极推行的“城市应急联动中心”,就是利用集成的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将110报警服务台、119火警台、120急救中心、122交通事故报警台,省长热线、市长热线、防洪、防震等不同部门整合到一起,非常利于信息的采集和分析,也利于跨部门、跨警区之间的统一进行指挥协调。

1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应对突发事件的经典案例:唐山大地震中的奇迹——青龙抗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许,我国唐山瞬间地动山摇,万物顿成废墟,

24.2万人的生命瞬间逝去。然而,与唐山的迁安比邻的青龙满族自治县,在这场大地震中房屋损坏18万多间,其中倒塌7300多间,但47万人中直接死于地震灾害的只有1人。今年8月初,《瞭望东方周刊》的报道披露了被称为“青龙奇迹”的史实。

1976年7月中旬,青龙县科委主管地震工作的王春青在唐山参加全国的地震工作会议。会上,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的汪成民说:华北地区一两年内可能发生7级以上强震。根据各地汇总的震情,当前京津唐渤海地区有七大异常,7月22日~8月5日可能有地震。王春青急忙赶回县里向领导汇报。时任青龙县委书记的冉广岐顶住压力,冒着风险,拍板决定向县委常委会汇报,向全县发布临震预报。

1976年7月24日晚,青龙县委召开常委会。次日,科委主任受县委委托,在县三级干部800多人大会上作了震情的报告。会议决定:每个公社回去2名干部抓防震,1名副书记(或武装部长),1名工作队长,连夜赶回所在公社,26日早8点必须到岗。会议提出:

1.必须在7月26日前将震情通知到每个人

2.干部必须在办公室坚守岗位,不得留在家里或处理个人事务

3.立即开始地震和洪灾的预防和宣传工作

4.每个公社、每个村必须设防震指挥办公室,向邻近市镇传递信息

5.保证24小时通讯联络、汇报、巡

2逻,保持与邻县的联系。

6.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宣传。广播、车间宣传、电话通知、黑板报、夜校。

7.门窗一律打开;不要在屋里煮饭、吃饭;如可能睡在户外的防震棚内


(未完,全文共26372字,当前显示133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