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治未病科预防保健服务平台区域划分

为加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规范化建设,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和《“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年)》要求,决定将治未病科划分出几个明确的区域。

(一)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区域。主要用于采集和录入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信息。包含健康检查(体检)区域。

(二)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区域。主要用于分析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信息并进行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

(三)健康咨询与指导区域。主要用于根据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健康干预方案,指导服务对象进行健康干预,接受服务对象的健康咨询。

(四)健康干预区域。主要用于根据健康干预方案,为服务对象提供各种中医特色的健康干预服务。

(五)辅助区域。主要用于服务对象的等候休息,开展健康宣教、服务管理以及特需服务等。

治未病科

第二篇:治未病科治未病科

治未病科指的是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体人健康状态,运用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结合现代健康管理手段和方法,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实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复发”的健康目标,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目的的科室。

什么是治未病。

“上医治未病”语出《黄帝内经》的“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通俗的来说,治未病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治疾病的发生发展。

在中医中,治未病的主要思想在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治未病科的功能定位及服务特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门对治未病科颁布的《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其中就明确指出,现阶段治未病科的主要功能定位在于“未病先防、瘥后防复”。

治未病科的服务特点应以人的健康状态的辨识、评估和干预为主,而非着眼于疾病治疗;突出非药物方法的运用,注重整体调节,求得整体效果;重视连续、动态、全程的管理,并充分发挥服务对象的参与意识与能力,以求得长远效果。治未病科目前的工作内容

1.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借鉴并结合健康管理经验和方法,开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健康状态辨识、检测∕监测、分析∕评估、咨询∕指导、干预等“治未病”服务各环节的、全程连贯的“治未病”服务

2.治未病中心主要日常工作是根据服务对象需要的干预内容分别提供膏方、贴敷、针刺、灸法、火罐、推拿、熏蒸、刮痧、沐足、砭石等干预服务

3.

组织院内中医专家,以轮流坐诊的形式,首先对就诊人群进行未病和已病的体质辨识,对体质分类进行进一步细化并制定具体的预防保健方案以及未病人群辨其体质平和与偏颇制定出改善体质的综合方案。

4.进行健康养生教育,采用体质辨识诊室“一对一”的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使接受者信赖中医自然的养生保健功能,在心理上更加接近中医的自然和谐

5.开展“夏病冬治”及“冬病夏治”的工作。治未病中心在“三伏”“三九”之时,联合康复科开展了“夏病冬治”“冬病夏至”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采取中药帖敷、埋线等手段,减少病人疾病的复发。

6.开展中医特色治疗,主要是采用传统康复治疗的优势,开展对老年病、慢性病的康复防治。治未病科的起步

早在2007年1月11日中医药工作会上,时任吴仪副总理从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要加强中医‘治未病’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积极贯彻落实吴仪副总理的重要指示,提出了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战略任务,从试点单位建设到全国范围内展开,经过七年的“治未病”服务建设探索和实践,已证明“治未病”服务是卓有成效的。


(未完,全文共7110字,当前显示145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