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陈至立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专题

刚才,几位书记、校长就贯彻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知识和人才支撑,发表丁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很受教育,很受启发,完全赞成。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全面认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

世纪之交和“十五”时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不平凡的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作出了重要的科技贡献,为我们今后的改革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高等教育事业迈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1999年,国务院作出了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决策,我们克服种种困难,落实了这一战略决策。现在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在学人数达到21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与此同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招生与毕业生就业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民办高等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十五”期间,高等教育为各行各业输送了1397万毕业生,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第二,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调整成效显著,活力日益凸显。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措施,建立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新体制,有900多所高校参与了各种形式的共建、合作和合并,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组建了一批学科综合和人才汇聚的综合性大学和多科性大学,为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也符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第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推动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在事业加快发展的同时,我们始终把提高质量作为发展主题,努力处理好质量与规模、结构、效益的关系,加大了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切实加强了教学工作。通过组织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狠抓了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了教学建设,全面推进了教学质量评估。通过“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培养和汇聚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

第四,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大学建设进展迅速。高校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通过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集中力量加强了重点学科、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的建设,推动了一批大学迈上新台阶,并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目前,全国有61.7%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在高校,有35.3%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在高校。“十五”期间前四年,全国高校累计获得科研经费991.8亿元,承担各类课题61.9万余项。现在,全国两院院士中,有38.7%在高校。2005年新增的中科院院士中有55%来自高校。

“十五”期间,全国高校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75项,占全国授奖总数的55.07%;国家技术发明奖64项,占全国授奖总数的64.4%;国家科技进步奖433项,占全国授奖总数的53.57%。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后者打破我国连续6年无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局面。


(未完,全文共35712字,当前显示141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