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第17课《豆腐颂》

【文本导读】

林海音从20世纪20年代初到40年代末,主要生活在北京,差不多整整30年。她的青少年时代的最美好时光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因此,她对北京很熟悉,对北京的感情十分深沉,在台湾也常称北京是她的“第二故乡”。也因此,她的作品的故事背景多发生在北京,作者通过对这些故事背景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风俗画和风景画,从中流露出作者对昔日生活的眷恋和缅怀,以及热爱国家民族的思想情感。1948年她回到台湾后,台湾的社会生活和乡土习俗又注入到她的生活积累当中,她也因此写了一些发生在台湾的人和事。本文是作者借小小的豆腐来表现中国文化。

【作者卡片】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在东渡日本经商时生下了她,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就读于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1948年8月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兼任《文星》杂志编辑,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林海音迄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有散文集《两地》《作客美国》等,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婚姻的故事》等,长篇小说《春风》等。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见于台湾报刊。

【基础荟萃】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佳肴

②烹饪

..④竹笋.⑦豆渣.⑩臊子.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

渣

①楂

遐

④暇

③鲥鱼.

⑤香椿⑥佐餐..⑧盐卤⑨觐见..⑪白梗⑫熨帖..⑬矫揉造作⑭焖煮⑮摩顶放踵...

攸

②

优

帖

⑤

贴

销

③

消

矫

⑥

姣

3.近义词辨析①奇异·奇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枯萎·萎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遗憾·遗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突破】

1.文章写了关于豆腐的哪些内容

点拨文章写了关于豆腐的作用:营养价值高,养颜(

3、4节)。工艺做法。泡—磨—滤—添—压(

5、6节)。豆腐的历史变迁。汉—宋—清(

7、8节)。“豆腐”名称的沿革(第9节)。

豆腐是“贫苦老实和勤劳”的象征(第10节)“麻婆豆腐”的传说和做法(11至16节)。作家梁容若在困苦中“才知道了豆腐的价值”,及其有关“豆腐全席”的见闻和感受(17至19节)。

2.与同学交流你读完本课后对豆腐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点拨历史悠久,制作简易外形白净,容易配菜物美价廉,受人欢迎口感润滑,营养价值高


(未完,全文共29154字,当前显示146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