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在学习和实践中实现校长的办学理念

2013年12月7日-17日,我有幸参加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云南培训基地承办的第三期校长领导力提升专题研修班,期间,聆听了教育部课程改革试验区专家指导组组长胡新懿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樊平军博士、中国关工委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金山、云南师范大学副研究员龙登丽、云南师范大学副研究员陈静等专家的专题讲座,参与了云南师范大学茶世俊、姜元涛教授的互动式教学,分享了重庆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周群、昆明依兰中心校校长宋怀军的办学理念和在办学理念实践中的酸甜苦辣。这次培训学习,虽然只有短短的10天,但我受益匪浅。我对学校的办学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

一、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是现代校长发展学校的灵魂

一个校长,尤其是现代校长,要领导好学校和发展好学校,“首先要实现思想上的领导”,要确定和把握住发展学校的“魂”。这个“魂”就是办学理念。有了理念才有信仰,有了信仰才有追求,有了追求才能成功。校长只有确立了先进的办学理念,才能把学校和教师引导到最高境界,进而把学校发展到最高境界。作为一校之长,要领导好一所学校,就要有:时代的眼光,社会的良知;正确的理念,独到的见解;坚韧的品格,广阔的胸怀。作为一校之长,要领导好一所学校,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在工作实践中可能意识到用不同的领导风格去处理问题和决策时,会收

1到不同的效果,同样是你自己,有时处理问题会得心应手,有时感到束手无策。一些问题用这种方式无法解决,用另一种方式却能得到圆满解决,并取得满意的效果。所以领导者的风格对师生有不同的影响力,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样就要校长有时代的眼光,正确的理念,在校园中起着模范表率的作用,校长手里不是拿着鞭子,而是举着旗子走在前面。刘希娅校长的“六年影响一生”、周群校长的“良习修美德、好好做个人”都是引导全校师生在现代教育教学工作中实践探索的一面鲜明的旗帜。

二、重视文化建设是现代校长实现办学理念的关键

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使人们的思想形成一致,共同追求崇高的目标。学校的文化建设就是把先进的办学理念转化成为具体的、大家都认同的观念,并形成可操作的目标。在学校文化发展和形成中,首先要重视三个方面的建设。即特色建设、课程建设、队伍建设。

而课程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和载体。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是逐步实现校本管理。这既为校长确立具有自己学校办学理念和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建设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留有充分的余地。首先要对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足够和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胡新懿教授在《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的讲座中说,我国已进行了8次课程改革。但前7次的课程改革都是以教材投入使用为标志。而唯独这次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课程设计和教材的变

2化,而是课程价值观和教材价值观的更新,是一种新型师生关系的构成,是一种新的教学关系的创造。

这次课程改革提倡问题意识,提倡知识的综合运用,提倡探究性学习,提倡和生活的联系,提倡实际生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更为学校发展有特色、教师发展有特点、学生发展有特长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

三、校长要树立以下几种意识

1、学习的意识

社会的发展寄托于教育,教育的发展关键看学校,学校看校长。校长要善于学习,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学校才有生机和活力。要当好一名校长,首先必须勤于学习,学习是进步的先导,不学习是落后的象征。作为一名合格的校长要认真学习党的大政方针和相关的教育法规,做刻苦学习的典范,才能做到工作有思路、有创新。

2、服务意识


(未完,全文共12890字,当前显示145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