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城市”乱设摊”顽症需要综合治理

城市管理中的“乱设摊”问题,虽经多年整治,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是广大市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市容环境治理中的难点。本文从“乱设摊”的现状和原因分析入手,提出综合治理的对策意见。

一、现状分析

(一)客观因素

一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地域扩大,人口增长,软件管理跟不上。快速增加的城市面积,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困难。一方面城市的软件管理跟不上城市建设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城区人口增长速度快而商业网点却没有与之相匹配。以浦东新区为例,经过15年的开发开放,城市化地区已从1993年40平方公里,扩展至现在的120平方公里。据今年6月份统计:现在浦东的户籍人口是180万,流动人口100万(还不包括未申报的外来流动人口)。人口增长比1993年增长一倍多。一方面大量居民到浦东居住,而浦东的软件管理却没有与之相匹配,建设与管理相对矛盾突出。

二是城区改造步子大,商业网点相继动迁或拆除,消费市场跟不上。据统计,原沿江老城区共有菜场34家,经过旧区改造和土地批租动拆迁,拆除了24家,还有10家改为超市和其他经营场所。由于新的商业网点建设并没有随着城区建设而完成商业布点,或布局不合理,居民住进新居后生活必备商品无处购买。而“乱设摊”和夜排档一方面经营成本很低,另一方面也迎合了一部分消费低下者的需要成为一个新的消费市场。

三是外来流动人员的聚集和增加,为“乱设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目前,浦东的外来流动人口有100多万,这些人要生活、要工作、要吃饭,大多是文化水平低、没有技术的人。占马路设摊便是他们的首选目标。据现场了解:一个外来人员早市光卖一元一碗的豆浆,一个月的收入就可累计收益4500元。据此,他们还会动员更多的家乡人到浦东来赚钱。外来人员的聚集,自然摊头也会更多,市容环境也就更糟。

(二)主观因素

当前,造成“乱设摊”管理未有实质性效果有众多因素,但主要原因有三个。


(未完,全文共3175字,当前显示79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