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杉达-浅谈如何保证就业率统计的准确性

【摘要】

本文以上海杉达学院就业工作为例,着重分析了如何统计就业率,可能影响就业率统计的因素,并探讨了如何保证就业率统计的准确性。

【关键词】

就业、就业率、准确性、杉达

引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除、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的情况下,高校更加需要认清形势,明确责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的重要决策,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而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就业率更是关系到招生、专业设置的“生死线”;“就业不好没人报考”、“就业形式不好的专业无人报考”、“就业不好就是教育质量不好”,这些都是摆在各民办高校眼前的切实问题。

作为检验就业情况最直接的量化指标——“就业率”,就成为重中之重,而就业率的准确性也成为教育主管部门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如何保证就业率统计的准确性就这样摆在了各高校面前,也摆在了上海杉达学院的面前。

-1第二学士学位(考虑到统计口径的连续性,暂列入就业统计范围)。(凭证:录取通知书复印件)

6)毕业生出国、出境留学、工作等。(凭证:签证复印件)7)毕业生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就业。(凭证:项目主办机构出具录用证明复印件)

2、统计就业率的一般操作流程

以上海杉达学院为例,通过辅导员联系毕业生,了解应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并上报给校就业办(指上海杉达学院就业指导办公室,以下),由校就业办汇总再上报学生事务中心,一般操作流程如下:1)辅导员负责统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按7种就业形式分类,并根据不同的就业形式收取相应的凭证,然后上报校就业办

2)校就业办根据辅导员上报的信息,将每个毕业生的就业信息输入“就业信息监控系统平台”

3)学生事务中心根据“监控平台”中的信息统计各高校就业率,并抽查各高校的就业凭证。

二、可能影响就业率的因素

教育部将应届大学生的就业去向分为七类,并且规定了每一类去向的凭证材料,这些材料的是否齐全以及是否真实,就成为检验就业率准确性的重要依据。

首先,从就业去向的分类及凭证材料着眼,我们不难发现,7种就业类型中最薄弱的环节在于灵活就业,灵活就业的就业凭证是具有

-3对于灵活就业,虽然如实反映自由职业及自主创业这两种就业形式;但是考虑到这两种就业形势在上海的用工市场上所占比例并不高,因此,让灵活就业在就业统计中,保持一个较低的比例是相对合理的。2009年上海市应届毕业生灵活就业人数为14042,总毕业人数为15.8万,占8.89%,因此,民办高校将灵活就业控制在10%以内还是比较合理的。我校(上海杉达学院,下同)2010年,既规定灵活就业率高于10%属于未达标。对于签订《灵活就业登记表》的毕业生,除了正常的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大部分都是因为无法提供有效的就业凭证才只能签订灵活就业登记表。这方面就需要我们辅导员,要真正的关心我们学生,而不是为了单单最求高就业率,而是将关心学生就业放在实处。

我校有位学生在一家日资企业工作,日方负责人不愿意签订就业协议书,一定要等毕业后签订劳动合同,这样我们学生在毕业前的利益就无法得到保证。我们辅导员,就一次次的去企业,做日方负责人的工作,告诉他们办理信息登记号之后可以在学生事务中心的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扩大企业知名度。经过多次努力,终于愿意与我们的学生签订《就业协议书》,保障了我们学生的利益。我们的工作人员只有这样真正关心学生的就业、帮助学生,实实在在的提高就业率。


(未完,全文共19003字,当前显示149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