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人民警察应有的角色意识(1)分析

第一篇:人民警察应有的角色意识(1)分析人民警察应有的角色意识

说起“警察”二字,人们最先想到的恐怕是那闪烁的警灯,整齐的队列,还有那最普通常见的交通岗亭。这些都只是警察职业的外在表现而已,真正的要深入了解“警察”这个词语的含义,就要从警察这个职业的内在要求、职业素养入手。通俗的说,如果人生真的是一场戏的话,那么怎样做,才是对警察这个角色最好的诠释呢。这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其实在我国,警察这个词的前面还有一个限定的词语,就是人民。这是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基本国体在管理国家事务方面日常行政专政的最基本体现。警察这个词的含义在字典中被解释为: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的国家公职人员;按其任务不同可分为治安、交通、刑事、司法、边防、消防、户籍等警种。而我国的人民警察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就应该是与人民密不可分的。实际上,人民警察来自于人民,自然应该服务于人民,这一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中第三条已经得到了明确的体现:人民警察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维护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一来,人民警察的角色似乎很好1理解,就是服务于人民,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但是,这里面就有一个小问题,其实很久以前就有人提出过:人民警察上班的时候,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么下班的时候呢。穿上制服的时候,需要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那么公休时间,八小时以外没有穿制服的时候呢。这似乎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其实前后两个问题,所反映的是一种情况。单纯就人民警察的普通性而言,它其实就是一种职业,跟教师,工人,农民,售货员一样,所谓革命分工不同,正是如此。那么作为职业来讲,上班的时候,自然要全力以赴,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忠实履行职责和义务;当人民群众有需要的时候,义不容辞,挺身向前,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和最大的可能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下班的时候,警察制服脱下来,挂在办公室的衣架上。出了办公楼的大门,不是对你这个人非常熟悉的人不会知道你是一名警察。这个时候,身着便装的警察,在上班的八小时以外,再次碰到人民群众急需帮助,生命或者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时候,不在上班时间的警察,脱下制服的警察,还需不需要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护人名群众不受到任何伤害。

如果事情发生的时候,周围群众没有一个人知道,在他们身边有一位是身着便装的人民警察;如果这个警察本人也不愿意表明自己身份的话,我们可不可以像看待正常人那样

2去看待这个下了班的警察的所作所为。他如果还是奋勇向前,我们在知道他的身份以后,还会以“见义勇为”四个字来定义它的行为么。如果他和其他普通群众一样,不是表现的那样积极,当然这也不是说普通群众就一定会袖手旁观,而是举一个例子罢了。我们事后知道这是个警察,那么我们是否会多少有些微词。

人民警察这个职业由于它的特殊性,在《警察法》里面并没有以详细的文字来规定什么时候需要履行警察的职责,什么时候可以听之任之,对周围的人和事不管不问。也没有明确的写明穿上制服和不穿制服的区别,是不是履职的时候必须着制服,不履职的时候不能穿制服;亦或者穿不穿制服都必须履职,上班下班都一样呢。

这里面就涉及到人民警察每一位个体人员的个人意识和觉悟了,说到底就是文章题目中所说的“人民警察的角色意识”。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按照《警察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这里所说的良好的品行,其实包含的意义非常广泛。


(未完,全文共20863字,当前显示146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