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引输水建筑物的缺陷与维护

引水、泄水建筑物的维护

引水、泄水建筑物的检查首先是对建筑物外露部位及周围环境的巡视检查,通过眼看、耳听、手摸等或辅以必要的工具进行。这些水工建筑物的缺陷如表面裂缝、剥蚀、渗水等往往是由检查观察首先发现的。回流淘刷坝脚及表面磨蚀等问题,也只能靠检查观察发现。检查观察具有及时、易行等特点,常能较快地发现或察觉到建筑物发生的破损或缺陷先兆。

检查引水洞混凝土时,应注意有无裂缝、变形和变位及渗漏、剥蚀、磨损、空蚀、碳化、止水填充物流失等迹象。对于附属工程,应注意动力、照明、交通、通信、避雷设施、安全设施和观测设备等是否完好;还应注意附近地区有无山坡塌滑、地表排水系统受阻或破坏、泄水流态异常或回流淘刷坝脚、下游地带沼泽化或积水、漂浮物撞击建筑物或卡堵泄水口门、禁区放牧或乱挖砂石等人为破坏现象。

隧洞投入运行后承受内水、外水压力等多种外力作用,在高速水流、含砂水流、洞内出现明满交替的流态或遭受地震等影响下,可能使隧洞出现掉碴掉块、衬砌表面局部破坏、裂缝、渗漏、衬砌与围岩间被渗漏水冲刷或空洞、永久止水缝失效及发生空蚀冲刷破坏等现象,从而降低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年限。而当洞顶上覆地面和山坡出现严重渗水时,将危及山体稳定和邻近建筑物的安全。

隧洞的养护工作包括:

(1)防止污物破坏洞口结构和堵塞取水设备;

(2)经常清理隧洞进口附近的漂浮物;

(3)在寒冷地区采取有效的防冰措施,避免洞口结冰破坏;

(4)隧洞放空后,冬季在出口要做好保温;

(5)运用中避免隧洞内出现不稳定流态;

(6)发电输水洞每次冲泄水过程尽量缓慢,以免洞内出现超压、负压或水锤而引起破坏。发现局部的衬砌裂缝、漏水等,应及时封堵以免扩大。对放空有困难的隧洞,要加强平时的观测与外部观察,观察隧洞沿线内水和外水水压力是否异常;

(7)对不衬砌隧洞要检查洞壁岩石是否被水流冲刷而引起局部岩块松动;

(8)对一些松动和阻水的岩石要清除并作处理。对发电不衬砌隧洞的积碴要及时清理。

衬砌隧洞常见的缺陷和损坏,是衬砌表面的局部裂缝、因温度引起的环向缝和永久止水缝失效等。

引水渠道的缺陷与维护

引水渠道是最常见的无压水道,经常出现的缺陷主要是渗漏、淤积和冲刷,有时也可能发生漫溢和溃缺等严重事故。因此,在运用中应维持渠道的流量、流速在正常范围运行,控制过大的流量,减少溢流,定期进行清淤,排除堆积物和杂草。出现缺陷后要注意加强观测,一旦出现问题应及时修理。

(1)渗漏。引水渠道正常运行期间存在少量渗漏损失是允许的。如果发现渗漏的是浑浊水,且水量不断增大,就应及时处理,否则会危及渠道安全,造成渠岸坍塌等事故。

渠道的防渗措施很多,应选择防渗效果好、能就地取材、造价低廉、耐久性、施工方便、便于管理的最佳方案。常见的防渗措施有:

1)渠道表层夯实防渗。

2)粘土防渗护面:以较好的粘土填人渠道,分层夯实。粘土防渗层厚度取15~30cm,坡比不陡于1:

1.5,防渗层顶部应用当地材料封顶,防止雨水流入结合面。为防止粘土防渗层.曝晒而干缩开裂,一般应在粘土层外面铺一层普通土料或砂砾料作保护层,厚度20~30cm。

3)灰土防渗。灰土为石灰与黄土或粘土混合而成。灰土防渗层的厚度,在南方风化严重、裂隙发育的岩石渠道上,常用5~l0cm,主渠上为15~30cm;在北方冻土地区,厚度为20~40cm,并视冰冻情况设置保护层。为防止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可每隔5~8m设一伸缩缝,缝宽1~1.5cm,用沥青砂浆或沥青木板止水。


(未完,全文共10980字,当前显示143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