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摘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中小学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和培养兴趣爱好的黄金时期。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音乐素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对音乐的学习,中小学生可以培养审美欣赏能力。可就在音乐教育推行的过程中,我们明显感觉到农村音乐教育的滞后性。本身音乐教育就是传播美的教育,但是由于农村师资力量不雄厚,学生能够接收到的音乐教育少之又少。接下来,我会就了解到的农村音乐教育现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音乐教育

现状

解决措施

农村学生本身数量大,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人来说深知音乐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塑造完美人格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对于一个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音乐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农村,农村音乐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当前,我国对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重视虽然有所提高,但现在的农村音乐教育现状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许多先进的中小学对学生的音乐教育表明: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一把金钥匙。拓展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大力发展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当前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1.1.被重视的程度不够,意识观念比较淡薄

在我国农村还是存在着学习音乐体育类的就是在浪费生命、浪费时间、浪费金钱的观念。学生有兴趣,家长不允许,认为学好了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就是赢家。在我国国民的传统思想里,很多学校是以提升升学率为其唯一信仰,学生家长也将其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衡量自己孩子前途命运的唯一尺码,应试教育下的中国学生可以说是对于知识只知不懂,也并不习惯问其究竟,填鸭式教学模式使中国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都十分的薄弱。时至今日,大部分的家长仍然认为音乐课是副科,根本不会作为培养其子女优良品格的美育教育来看待。尤其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所设立的科目中,音体美等学科名存实亡,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学目的不明确。政府、学校、家长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认为可上可不上,音乐教师待遇差,在评职晋级等方面不及主科教师,挫伤了音乐教师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音乐课,但名存实亡,一学期没有上过几堂音乐课。即使是上了音乐课也可能是听老师口头教授,或者拿来做其他作业。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能使气氛活跃,能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乐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做”中学。在做过一些调查之后,我发现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很多学校为追求高的升学率,忽视了音乐教育,由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并没有提出硬性的规定和明确的要求,所以很多学校便“自作主张”,为给学生多上几节所谓主科的强化课,便占用或直接将音乐课变成了其他科目的课堂。这样的做法导致音乐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学生对于音乐课不会重视,由此恶性循环下去,音乐课的开展已经变得毫无意义,也无法达到培育健全人格的美育目的。

1.2.师资力量匮乏,音乐教育投入低


(未完,全文共17347字,当前显示136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