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严防精神懈怠筑牢思想根基1

所谓“精神懈怠”,简而言之,就是由于理想信念动摇引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由此而产生信仰缺失、理想淡化、道德滑坡和精神萎靡、意志消沉、不求上进、无所作为的一种思想态度和工作状态。这次党中央鲜明地把精神懈怠的危险提出来,并把它摆在“四大危险”之首,既显示了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政治敏锐性和坚定性,也说明精神懈怠的危害之大,与其他三种危险密切相关,是形成其他三种危险的思想源头。精神懈怠、不思进取,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疏于理论学习和实践积累,就会导致能力不足;精神懈怠、信念动摇,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公共利益和组织的前途命运漠不关心,就会导致脱离群众;精神懈怠、目标迷失,进取精神衰退,消极情绪滋生,就会导致消极腐败。这样看来,与其他三种危险相比,“精神懈怠的危险”是更加典型的主观性危险和本源性危险,因此把它放在执政党面临的所有危险之首。

精神懈怠是一种“慢性病”,是一支“麻醉剂”,是精神上的“侏儒症”。它虽然不像能力不足那样表现得一目了然,不像脱离群众那样表现得尖锐可怕,也不像消极腐败那样表现得触目惊心,但是,它会慢慢蒙蔽你的双眼让你失去判断力,会渐渐消解你的激情让你失去执行力,它可以让你陷入温水煮蛙的困境而不自察,让你沉耽于灯红酒绿的泥淖而不能自拔,让你失去知觉敏锐还误以为浮肿是丰满健康,患了这种病照样可以拖垮一个人,拖垮一个组织,拖垮一个地方。

最大的危险,是意识不到危险。对精神懈怠的危险,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决不能熟视无睹,决不能任其发展。

精神系于生活,要以健康的生活情趣来保持和发扬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生活情趣的高低影响精神状态的好坏。很难想象一个生活情趣低下、意志消沉的人,能有蓬勃奋发的精神状态。

往近一点说,现实的警示就在眼前。这些年查处的一些违纪违法分子,他们有的沉醉于灯红酒绿而无心工作,有的不顾道德廉耻而意志消沉,也有的陷入权钱色交易而自毁前程……一个人一旦生活情趣转轨,随之而来,他的思想作风、精神状态就会转向。这样的同志,会有一种忘我的工作热情吗。会有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吗。会有一种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吗。当然不会有。

往远一点说,历史的启迪犹言在耳。60多年前,毛主席就提醒过全党,“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60多年后的今天,历史条件变化了,但是,我们党“进京赶考”的要求依然没有改变。我们每一届领导干部其实也都面临着“赶考”的状况,岗位就是考场,工作就是考题,百姓就是考官。领导干部丝毫不能懈怠,要始终怀有敬畏之心,时时处处以党员干部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历史的经验教训来警醒考问自己,时时处处以人民群众的期待来鞭策激励自己,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强凝聚力、感召力,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干出一番事业。

古往今来,统治者因精神懈怠、不思政事而至丧邦亡国的历史悲剧不胜枚举。66年前,黄炎培先生同毛泽东主席在延安窑洞纵论“历史周期率”时谈到,“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个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渐渐放下了”。“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致丧败”。历史从正反两方面不断给我们以人亡政息的深刻警醒和启迪。

面临历史的重大机遇,应对时代的严峻挑战,各级党组织必须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各级党员干部必须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实践锻炼,提升道德修养,始终保持和发扬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


(未完,全文共9136字,当前显示149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