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原因分析及对策

一、原因分析(1)患者因素

1.疼痛、紧张及舒适的改变疼痛、紧张、舒适改变是发生uex的主要原因,占自行拔管的38.1%,发生uex后需要重新置管的患者病死率可达25%。插管一般是在患者意识朦胧或昏迷状态下进行的,随着病情的改善,置管后后鼻腔或口腔内异物感存在,感到不适,加之导管对咽喉壁的局部刺激和压迫,致使患者难以忍受而自行拔管。

2.年龄因素uex多见于高龄患者,由于老年人情绪不稳定,固执、缺乏适应性等,影响其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同时老年患者循环功能差,呼吸频率在药物作用下降低,大脑缺氧,在醒-睡交替期出现恍惚状态,对异物刺激敏感性高,此外,老年患者多伴有与脑代谢相关的疾病,如呼吸衰竭、循环衰竭、早期老年痴呆等,易发生uex。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由于对插管的意义认知不足,缺乏对气管插管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样也存在反应敏感、忍耐性差的问题,故此类患者也易发生自行拔管的。

3.患者发生uex时间特点发生于夜间的uex拔管率高于白天的。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呼吸频率减低,肺泡通气不足,co2潴留,脉搏氧饱合度(spo2)较清醒时低,易出现头痛、烦躁、幻觉、谵妄等精神障碍。夜班护士忽视其拔管倾向而未进行有效约束,而导致发生uex。

4、患者的意识状态气管插管的患者大多数是意识障碍的重病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烦躁不安,插管后患者语言交流困难,容易产生孤独感甚至恐惧心理。医院特殊的医疗环境、各种设备的声音或报警声也可使患者失眠、烦躁。加上疾病本身的痛苦,使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而拔管。

5.气道因素气管插管时由于气道分泌物粘稠,而气管插管管腔相对较小导致痰痂阻塞气管插管下口,此时咽喉部及口腔分泌物过多刺激,在吸痰或放置口咽通气管时诱发而自行拔管。(2)导管因素

1.插管方式气管插管的方式分经口和经鼻两种,经口气管插管的uex发生率明显高于经鼻气管插管,但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因操作简易,成功率高,故往往采用经口气管插管。然而由于经口插管不易固定,口腔长时间张开导致患者不适,不能耐受插管。

2.固定导管方式欠妥目前临床上常规采用胶布交叉在两侧脸颊固定、扁布带打结、3m透明敷贴、缝线固定等,但气管插管的导管固定胶布容易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使用时间过长,易被患者的汗液、口腔分泌物污染而失去粘性松脱后未及时发现,引起固定不牢,以致患者活动时在较强外力作用下脱出。气管插管患者机械通气时,常由于呼吸机螺纹管缺乏缓冲长度,过于固定,易牵拉气管插管导致管道拔出。

3.导管气囊充气不足或破裂气管插管充气囊漏气、充气不足或处于放气间歇期,均易在患者活动等外力作用下导致uex发生。对于3岁以下婴幼儿气管插管一般不带套囊,加之外固定胶带欠牢,气管插管易自行脱出。(3)医护人员因素

1.镇静剂使用不当由于机械通气改变了患者既往呼吸生理模式,易产生人机对抗,加上插管带来的不适,若未使用镇静剂,或镇静、镇痛效果不理想,患者可因难于忍受而发生uex

2.肢体约束不当四肢未加约束或约束不当而自行拔管占意外拔管的16.8%~90.3%不等,多为清醒或昏迷躁动患者。患者可以因各种原因导致意识障碍、烦躁不安而无意识拔管。对于清醒患者,有时患者拒绝手脚约束并表述不会自行拔管,护士则未予以手脚约束;对有拔管倾向的患者,因忽视患者的拔管倾向而未采取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有时尽管肢体已约束,但因约束带过长或过松而拔管;部分患者和家属对约束患者肢体有强烈反感情绪,上述均可导致uex发生。


(未完,全文共9575字,当前显示144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