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公立医院改革的现实选择

目前公立医院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体制改革滞后,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难点在于“改到深处是产权”。因此,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就要以产权主体多元化改革为突破口,大力推行股份制,让股份制成为公立医院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股份制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方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公立医院股份制改革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一是认为社会功能是公立医院的主要功能,公立医院股份制违背了政府为人民提供卫生服务的责任,因而缺乏政治可行性。二是认为国有国营是公有制的正宗实现形式,维持公立医院的公有制更能满足政府的其他目标,改革不能仅仅以提高效率和改善质量为目标,股份制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这种认识是否认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因此,走出这些误区,使公立医院的资本通过控股、参股等形式,与其他性质的资本融合,不仅能有效克服纯国有制、纯公有制存在的体制上的缺陷,而且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第一,股份制能够壮大公立医院的固有资本功能,增强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公立医院通过推行股份制可以吸收外资和国内民间资本等各种社会资本进入,从而扩大公立医院资本的支配范围,扩大公立医院国有资本的功能。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如山东省平邑县人民医院于1998年4月进行股份制改革,选择了国家控股的股份制改造形式,国有股占60%,其余40%股份售给医院职工,医院的实收资本扩大了近一倍。近来,又进行了国有股转让,国有股减少到20%,医院的资金实力进一步增强。医院把募集到的资金用于购置设备、改善病人就诊条件、提高医疗水平,极大地激发了医院活力,医院的各项效益明显提高,形成良性发展的态势。在公立医院股份制改革中,国有资本可采用两种控股形式:一种是绝对控股,即国有股占绝对多数,比如可占50%以上;另一种是相对控股,国有股所占比重可在50%以下,但是在股权高度分散的情况下,国有股同样可以有效控制股权。第二,股份制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公立医院的健康发展。股份制为公立医院提供了一种明晰的财产组织形式,从而有利于医院在产权多元化的基础上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并真正落实国有资本权益。同时,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资本在不同行业间流动,使医院改变单一的经营模式,形成以医疗为主业、多业并举的、抗击市场风险能力强的综合性经济实体,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第三,股份制有利于公立医院转换运行机制,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真正的市场主体。公立医院通过股份制改革,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医院以市场主体身份,参与竞争,谋求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拓展发展空间。同时,在医院内部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者之间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关系。这样,既保住了医院国有资本所有者权益,又实现了政医分开,使医院真正实现运行机制转变。从平邑县人民医院等医院股份制改革的实践来看,实行了规范化股份制改革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良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这也说明,股份制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正确选择。


(未完,全文共21329字,当前显示125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