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冲压制件翻边缺陷分析

翻边是拉伸类冲压成形的基本工序之一,翻边分为内缘翻边和外缘翻边,对工件的孔进行翻边称为内缘翻边,或简称为翻孔;对工件的外缘进行翻边称为外缘翻边。本文研究翻边的主要缺陷:翻边变形、回弹等,孔类翻边的主要缺陷和整改措施。翻边变形1.翻边变形分析

直线翻边。翻的边部没有变形。

伸长翻边和收缩翻边。其边部分有变形,由模具取出时,其形状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单是角度的变化,包括其棱线在内,形状整体部将起变化。

2.棱线变化防止对策

(1)在翻边处增设加强筋,增加其刚性(如图1)。

(2)不管是伸长翻边,还是收缩翻边,设法减少残留内应力(如图2)。翻边回弹

1伴随有弹性变形,当外载荷去除后,塑性变形保留下来,而弹性变形会完全消失,使翻边件的形状和尺寸发生变化而与模具尺寸不一致,这种现象叫回弹(如图3)。

1.回弹产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止措施

(1)压料器对回弹的影响。如图4所示,截面形状,翻边极易回弹,需保证压料芯图示位置“墩死”,防止制件翻边后型面不发生回弹。(2)翻边间隙对回弹的影响。见表1。

凸凹模间隙选取原则:(间隙与材料机械性能和板厚有关)钢板:间隙c=(1.05~1.15)t有色金属:间隙c=(1.0~1.1)t注:t——工件料厚

实际上精确地确定翻边间隙是相当复杂的,影响翻边间隙的因素相当多,有些因素不可控。从工序件本身的形状,翻边展开的精确程度到板料厚度公差、模具制造精度以及压力机的导

2轨间隙,都对其产生影响。因此翻边间隙需要在模具调试时最后确定。为便于调整,可以参考表2取值。

(3)凸模圆角半径rp对回弹的影响。凸模圆角半径rp越大制件越容易产生回弹,模具设计时凸模圆角半径rp要同时满足如下条件:①凸模圆角半径rp=弯曲件内侧的圆角半径r②rp>材料最小弯曲半径rmin。如果r<rmin时,凸模rp≥rmin,后序需增加整形工序,整形模rp=r。

(4)凸模工作行程对翻边回弹的影响。翻边断面形状为直线时,制件末端距离凹模圆角r切点最小3mm(如图5)。

(5)翻边线变化较大时,如何保证翻边质量。一个冲压方向不能一次翻边成形时,分两次进行,但两序相接处交刀量最少40mm(如图6)。

(6)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越强,制件回弹越大。(7)减少回弹的措施:①采取适当的翻边工艺a)采用校正翻边代替自由翻边。

b)对冷作硬化的材料须先退火,使其屈服点σs降低。对回弹较大的材料,必要时可采用先加热后翻边。

c)采用先拉延后整形翻边工艺,降低反弹风险。②改进翻边零件的设计

a)尽量避免选用过大的r/t。如有可能,在翻边区压制加强筋,以提高零件的刚度,抑制回弹。

b)尽量选用抗拉强度小、力学性能稳定和板料厚度波动小的材料。③合理设计翻边模

a)对于较硬材料,可根据回弹值对模具工作部分的形状和尺寸进行修正。

b)对于软材料,其回弹角小于5°时,可在模具上作出补偿角并取较小的凸、凹模间隙。翻边拉伤

翻边拉伤主要表现为拉毛、拉裂、皱褶、压伤等形式。

1.翻边拉毛

3翻边过程中拉毛的起因多数是因为模具表面的光洁度不够(包括模具工作表面的杂物干扰),也有因为模具间隙过小造成的拉毛。解决对策:

(1)对模具表面进行表面处理,增加表面硬度(通过淬火处理,来提高翻边镶块表面硬度)。①翻边镶块基体材质为icd-

5、7crsimnmov采用火焰淬火+自然冷却②翻边镶块基体材质为cr12mov、skd11采用真空淬火。(2)提高翻边镶块表面光度

①对于基体材质为mocr铸铁或者gm2

41、gm246合金铸铁的采用镀钛、镀硬铬等表面处理方式


(未完,全文共5393字,当前显示146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