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锡槽缺陷分析

(秦皇岛—付沛)

摘要。讲述了锡槽氧、硫污染的机理,控制的基本方法,当槽内保护气被污染后的补救措施。

关键词:锡槽氧硫污染密封控制

纯锡对玻璃是不污染的,而造成污染物是金属锡的氧化物,控制锡的氧化、减少玻璃锡缺陷的关键。从目前玻璃生产看,氧、硫的污染是造成锡氧化产生缺陷的主要原因。一:锡污染所造成的缺陷种类

锡缺陷的种类:有渗锡、光畸变、雾点、板下开口小气泡等缺陷。二:氧、硫的来源及污染机理

目前从保护气的生产控制水平看,以达到较高的水平,一般都控制在3ppm,露点在-50以下。对玻璃质量的影响很小,不在考虑范围以内,但氧到底来自于什么地方:分析主要来自于锡槽的密封和玻璃液的本身。

氧的来源。一是锡槽的密封性,在密封不良的情况下,外界空气就会渗入锡槽,造成锡液氧化二是成型玻璃液也会带入部分氧气

硫的来源:一是采用芒硝澄清的熔窑产出的玻璃液还有部分未分解的芒硝,在锡槽内进一步分解产生so2气。二是部分厂家在使用so2气体时,共气系统设计不合理,从过渡辊台带入。1:氧污染造成的后果

氧的带入是因锡槽密封不严,由于外界空气氧分压远远大于锡槽内的氧分压,随锡槽压力远远大于外界压力,氧还会渗入锡槽,造成锡液氧化。sn+1/2o→sno锡槽进入氧气后,锡液被氧化成氧化亚锡,部分进入锡液,在成型时氧化亚锡会渗入到玻璃下表面微裂纹中,如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或在加工时,氧化亚锡会进一步氧化成氧化锡,分子直径增大,微裂纹被扩张,在阳光下玻璃会出现光的干涉条纹,此条纹为刚化彩虹。sno+1/2o→sno2

部分产生的氧化亚锡漂浮在锡槽空间,一部分会沉积在温度较低的槽顶上,被保护气中的氢气还原成锡,当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在重力的作用下低落在未硬化的玻璃板上,产生板面变形,此变形称为光畸变点。

sno+h2→sn+h2o

漂浮在槽内空间的氧化亚锡当遇到保护气中的氢气时,会被还原成金属锡,飘落在玻璃板上,此时在玻璃板面上用肉眼观察是看不到的小的变形,但在做高级制镜时会出现一片一片的暗区,在显微镜下观察,有细小的金属微粒,此现象称为雾点。

玻璃中的三氧化二铁,被金属锡争夺出一个氧,形成氧化亚铁,锡被氧化成氧化亚锡,渗透到玻璃中,也会出现氧污染。

fa2o3+sn→fao+sno2:硫污染

硫的带入是由硫澄清玻璃生产中的玻璃液带入,硫澄清的玻璃液都会带入部分的芒硝水进入锡槽,当芒硝水进入锡槽在还原状态下会发生以下反应:

na2so4+h2→na2o+h2o+so

2na2so4+sno→sno2+so2+na2o

s02+sn+h2→sns+h2o芒硝分解产生的na2o溶解在玻璃液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又与锡发生反应,产生硫化锡,硫化锡蒸汽压较高,漂浮在锡槽空间,并沉积在锡槽较低温度的部位,槽顶、水包等处,成黑色粉末状,当锡槽工旷发生变化时,脱落掉在未硬化的玻璃带上,造成光畸变点。对于硫污染,保护气中的氢起到了反面作用。

过渡辊台不合理使用二氧化硫也会发生硫化反应。如使用在唇砖与第一道棍之间或使用在很容易进入锡槽,出现so2污染。

对于玻璃板下开口小气泡的产生也是氧、氢和硫的污染造成,其产生的原因是锡液内渗入此气体后,由于锡液对流不和理或锡槽工况发生变化,低温锡液回流到热端,含有气体的锡液出现过饱和析出,把未完全硬化的玻璃带顶成小的开口泡,此泡直径较小,成雾状。三:污染物的控制

污染物的控制是根据缺陷产生的原因来解决,氧的控制,主要从锡槽的密封入手,密封好了,一是可提高锡槽压力。二是可有效的阻隔氧气的进入,从而减少锡液污染


(未完,全文共21526字,当前显示145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