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不走过场动真格、不务虚功求实效

教育实践活动要实现预期目标,贵在行动实,重在效果实,必须拿出实打实的举措,要有触及问题的决心和行动。具体到活动中,就是要做到聚焦“四风”不散光、直面问题不回避,在扫除群众反映突出的“四风”顽疾上取得实效。这是着力保证活动健康发展,切实做到不虚、不空、不偏的关键所在。

落实的会开过了,调研的人也下去了,是不是就等于活动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恐怕还不能简单画等号。如果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基层去了,群众见了,但面对群众只作寒暄不问问题,转一圈、照个相,什么问题也没有触及,更别说解决,如此这般搞活动,实质是在做表面文章。

做表面文章是典型的作风不实的表现,中央对此明令禁止,群众也是深恶痛绝。为何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却乐此不疲。究其原因,一是面子上好看,绕开问题矛盾,谁也不得罪,你好我好大家好,换来一团和气;二是做起来容易,触及问题要有勇气,解决问题要动脑筋,费力不说,弄不好还会得罪人,不如避实就虚来得容易。

表面文章之弊久治不愈、虚火旺盛,和一些地方的“官场生态”不无关系。有的人对上习惯了报喜不报忧,甚至是造假应付上级;而有的领导干部对下面的问题或疏于检查,或视而不见,不愿较真,得过且过。这样一来,各自省事,相安无事。但“和稀泥”、“水上漂”的做法,只会掩盖问题、积累矛盾,给实际工作带来更多被动,产生更大危害。

做表面文章对个别人似乎“好处不少”,却和党的性质宗旨严重背离,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十分有害,不仅败坏党风政风,损害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更会辜负群众信任,危害群众利益。根除这种顽劣的形式主义作风,需要拿出自我解剖的勇气,也需要对制度进行强化和完善。

防止做表面文章,主观上需要纠正思想偏差。通过学习教育、听取意见,请群众提出意见、指出缺点,让自己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真正认识到形式主义的危害,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在“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上端正态度、深化认识,为校正行为奠定思想基础。

防止做表面文章,客观上需要强化制度约束。一些人之所以能做表面文章,与缺少监督和制度制约不无关系。评价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真心实意地把群众请进来,听批评意见,求改进建议,针对群众意见查摆问题,整治庸懒散,杜绝假大空。要通过制度的完善升级,巩固好的做法,确保改进工作作风不搞一阵风,成效看得见,成果留得住

第二篇:“批评”贵在动真格、求实效“批评”贵在动真格、求实效

2013-09-1007:46:17在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刘云山同志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何突出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其现实意义及怎样才能开展好批评和自我批评,做了针对性的讲话。(据9月9日人民网)

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党内民主、增进党的团结,践行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执行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形象”的法宝,对于及时发现和纠正我们自身存在的缺点,促进党的组织健康发展和党员干部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反观现实,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却“丢了”这件法宝,最终“损了”自身面子。好话、甜言蜜语,也许大家都爱听。但是,批评和自我批评虽是“苦药”,却有利于我们“治治病”。


(未完,全文共13780字,当前显示132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